家和才能萬事興,家興才能萬事和。古人云:“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從某種意義上說,治國必先齊家,家事即國事。
作為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市法院家事審判工作,是如何通過踐行司法改革實踐,發揮社會“穩定器”和“減壓閥”作用的呢?
近年來,全市法院把家事審判作為推動全市法院訴源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通過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改革工作機制,創新司法服務社會和家庭的方式方法,強化軟硬件設施、加強家事團隊專業化建設、創新制度機制、參與多元社會治理,穩妥處理好每一宗家事糾紛,力爭以“小家”和睦撐起“大家”和諧。
“一二三四”工作法走出一條家事審判改革新路徑
蒲城法院作為省高院確定的全省法院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院之一,成立家事審判庭,創新實施家事審判“一二三四”工作法,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家事審判的新路徑。
所謂家事審判“一二三四”工作法,就是“一”即精心打造一個家事審判中心。走進蒲城法院家事審判中心,暖色調的沙發、漆紅色的茶幾、溫馨的笑臉墻取代了審判臺和被告席。溫情調解室、親子室、心理咨詢室等多個功能區域,成了集案件審理、多元調解等于一體的柔性服務平臺,極大地提高了審判質效。“二”即兩個延伸,一方面是將家事案件向縣直各部門延伸,由法官委托有婦聯、心理咨詢等工作經驗的調解員對當事人進行調解;另一方面向鄉村微調解機構延伸,做到家事糾紛小事不出村、大事找法庭。“三”即三個到位,就是確保訴前調解到位、訴中服務到位、訴后釋法到位。“四”即四個深入,就是實行財產申報、設置法庭引導、設立婚姻冷靜期、落實家事案件審理全過程的隱私保護。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蒲城法院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家事審判之路,家事審判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二三四”工作法也為其他法院家事審判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和經驗。蒲城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為“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
以“專”為策提供專業、優質的審判服務
做好專業工作,必須要有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我市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從實現專業化審判著手,著力推動家事審判團隊、家事審判機制等全方位升級,完善各項家事審判工作新機制,為家事案件當事人提供專業、優質的審判服務。
為此,全市各基層法院結合實際,紛紛組建專業的家事審判工作團隊。富平法院組建“家事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心理咨詢師”專業化審判團隊。蒲城法院依托縣婦聯婦女兒童維權服務中心等平臺,成立家事多元調解委員會,組建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情感觀察員、心理疏導員“四員”隊伍。合陽法院將熟悉婚姻家庭審判業務、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女性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調整到家事審判合議庭工作,實現了辦案力量專業化。
這些專業團隊堅持“修復性司法”,盡力以調促和、多元化解,促進夫妻和好、親情和睦、家風和諧;始終貫徹“人本化司法”,把需要扶助的弱勢群體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司法的關懷送到最亟須的人群;積極推行“便民司法”,依法主動釋明、合理引導,努力做到平等保護。自從家事審判專業團隊組建以來,團隊風雨兼程,不懈努力,讓家事審判工作“潤物有聲”。
以“和”為本實現政治、法律、社會效果“三統一”
近年來,我市法院堅持執法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原則,以司法之力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新風在鄉村落地生根。
“這兩年,每逢‘520’‘521’這樣的日子,我都會轉錢給你,這些也應該還給我!”原告小楊說。小楊與小孟訂婚后在大荔縣共同生活。后來,兩人因瑣事產生矛盾,解除婚約關系。小孟將全部彩禮退還給小楊。小楊認為,小孟應將同居期間收到的6萬余元一并返還,于是將小孟起訴至法院。“在戀愛期間為了培養感情而互送禮物或是支出金錢的消費活動,例如‘520’等特殊數額的轉賬、微信紅包等,在法律上一般應認定為為維系感情的必要支出或雙方的共同消費,屬于贈與性質。”承辦法官對原告小楊進行釋法明理,最終解開小楊的心結。
“男女雙方在戀愛中,任何一方都不應利用物質作為婚姻的籌碼,也不應以婚戀為手段索取財物。通過這起案件,希望大家能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大荔法院法官在巡回宣講時說。
目前,全市11個基層法院均設立了家事審判庭或家事調解室,以“和”為主題的家事審判文化,在化解矛盾糾紛、保障老幼權益、維護家庭和諧、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