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腳下,平安相伴。在這里,平安底色足,法治成色亮,平安是最基本的幸福,也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如何讓平安落地,讓幸福生根?今年以來,華陰市落實平安建設工作舉措,突出強基導向,補齊綜治中心建設短板,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健全基礎設施,開展矛盾化解、訴源治理、社會治安防控等專項行動,著力構建“大平安”工作格局,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凝聚合力,扛起平安“旗幟”。華陰市發揮市級綜治中心龍頭作用,統籌平安建設成員單位工作力量,以指揮中心主陣地規范化建設為引領,建立統一指揮調度平臺,推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力量整合。加快推進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規范化運行,基層治理有效格局初步形成。各級綜治中心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對風險隱患實行清單化管理,統籌協調各方力量落實化解管控。同時不斷健全目標責任制管理機制,堅持周研判、月例會、季通報制度,著力構建“大平安”工作格局,確保平安華陰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打防并舉,扎緊平安“籬笆”。華陰市以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為契機,重拳打擊,堅決懲治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首先,落實巡邏機制和“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以“車巡、步巡、定點執勤”相結合的勤務模式,最大限度將巡防力量部署到街面、路面,特別是人員密集區域。其次,緊盯突出治安問題,以酒吧、KTV、旅館酒店等易滋生違法犯罪的場所為重點,組織開展“突擊式”“地毯式”“拉網式”清查;開展行業領域打擊整治,教育、金融放貸、市場流通等重點行業領域整治工作有條不紊、成效顯著;多維度開展反詐攻堅,持續深化“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2人,資金見面高危預警勸阻933條,其他預警37243條,為群眾挽回資金683500元。同步開展防盜、防騙、防毒、防矛盾糾紛、防治安災害事故“五防”宣傳進社區活動。
協同治理,夯實平安“根基”。華陰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發揮信訪門診作用,科學運用“六診一疏”工作法,即:及時“預診”排隱患,堅持“坐診”施良策,主動“出診”優服務,嚴格“急診”防激化,聯合“會診”破難題,定期“復診”防紕漏,時時“疏心”解民憂。同時優化調處服務,主動上門服務解疑答惑、政策宣傳,著力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建立聯席會議和聯合接訪制度,合力破解積案難題;建立回訪機制,查漏補缺,堵塞漏洞;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疏散矛盾心結,做好心理疏導。
做實訴源治理工作,依托綜治中心平臺實現訴前調解入駐,打造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新模式。組建10人的法院特邀調解員隊伍,邀請法官對調解中涉及的法律知識答疑解惑。截至目前,訴前調解中心辦結法院推送的訴前案件117件,調解成功并達成調解協議的59件,其余58件尊重當事人意愿轉入訴訟程序,用心用情維護群眾合法訴求,密切干群關系,筑牢平安根基。
多元宣傳,唱響平安“歌聲”。華陰市持續創新和拓寬平安建設工作宣傳渠道,成立“平安美團沖鋒隊”,利用外賣員走千條路、進萬家門的職業優勢,進行平安建設、法律法規、反詐禁毒等宣傳;組織鎮(街道)聯合轄區派出所、司法所巧借“趕集日”好時機“擺攤設點”,打通基層宣傳“最后一公里”;舉辦平安建設文藝匯演暨集中宣傳活動,用文藝演繹平安成果、傳遞正能量,使平安華陰創建宣傳深入人心。同時,開展平安華陰宣傳口號征集活動,舉辦首屆“華山平安杯”短視頻大賽,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參與平安建設工作的熱情,營造平安社會共建共享濃厚氛圍。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平安建設惠及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讓老百姓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如今的華陰市正不斷推動平安華陰建設,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必將使平安建設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