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網共建、鄰情共議、鄰事共治、鄰困共幫、鄰里共享。今年以來,華州區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五鄰”工作為抓手,做好“鄰里”文章,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實現基層治理效能和群眾滿意度雙躍升。
鄰網共建 激活“鄰”動力
華州區現有一級網格長1224名,二級網格員1899名,三級網格員72名,專屬網格員245名。依靠這支隊伍,華州區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即時運轉的網格管理體系。這支隊伍由小區樓棟長、村民組長、熱心群眾、黨員志愿者等群眾熟悉的本土力量組成。工作中,可充分發揮小區村組熟人效應,打破鄰里隔閡,激活鄰里動力。
同時,華州區制定了人員管理、職責任務、培訓提升、待遇保障、考核獎懲等網格員管理辦法。通過短期集訓、以會代訓、集中輪訓等形式,對網格員進行教育培訓、提升賦能。將表現優異、工作突出的網格員及時納入村(社區)干部后備力量,提升工作積極性和榮譽感,激發網格員服務動能。
鄰情共議 拉近“鄰”距離
華州區通過“線上+線下”與群眾零距離對話,全面排查收集群眾問題。線下網格員拿著“鄰情日記本”,通過入戶走訪、日常巡查等方式暢通群眾線下呼叫體系。將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逐一記錄,分門別類建立臺賬清單,選派專人一對一解決落實。線上暢通群眾問題反饋渠道,在網格醒目位置設置網格信息公示牌,將網格員姓名、電話、負責區域等信息向群眾公示,建立網格微信服務群。
按照居民提事、小區議事、民主定事、協同辦事、群眾評事的“五事”工作機制,開展網格員小板凳議事、小區“金點子”信箱等“微會議微議事”工作。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鄰里協商議事模式,有效拉近鄰與鄰之間的距離。實現鄰里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網格內共同摸排、共同商議。
鄰事共治 融洽“鄰”里情
在華州區杏林鎮華盛社區御景苑小區,成立了由網格員、熱心群眾、小區黨員組成的業主委員會。該業主委員會有效解決了物業公司無法正常履職、嚴重影響小區正常運轉的問題,實現群眾“大家議、大家定、大家辦”的鄰事共議共治格局。
今年,華州區將“5號議事日”與網格協商議事統籌銜接。每月5日,針對群眾在網格內提出的各類問題,網格黨組織聯合物業負責人、網格員、群眾代表召開會議進行研究核查。對重點事項拿出解決方案,邀請黨員代表、網格長及相關方參與論證并進行民主表決。不通過的方案聽取各方意見后進行審查修改,通過后報網格黨組織備案,向全體群眾進行公開公示。無異議后通過群眾自辦、網格員代辦、包聯單位聯辦等途徑組織實施,有效融洽了鄰里之情。
目前,華州區共有一級網格黨支部159個,二級網格黨小組1900余個,實現網格黨組織全覆蓋。
鄰困共幫 解決“鄰”問題
組織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定期開展“敲門入戶”、電話關愛、幫辦代辦等服務。堅持做到“重大節日全部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大事準時幫”,逐步形成群眾互幫互助、廣泛參與網格管理的良好格局。
針對群眾難點堵點問題,創新推行“1+1+4”政法干警進網格行動,探索推行以黨員聯系到戶、民情走訪到戶、政策落實到戶、精準服務到戶為內容的黨群連心“四到戶”服務形式。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共駐共建力量,整合推動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環境衛生、醫療服務、文化服務等各類資源下沉網格,精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鄰里共享 繪就“鄰”幸福
今年以來,華州區充分發揮網格黨組織“穿針引線”作用,將社區圖書室、健身室、娛樂室以及小區黨群服務站等向群眾開放共享。網格員帶動建立群眾興趣小組、老年慈善大學、書法交流室、夕陽紅舞蹈隊,以“眾籌+自治+共享”模式,實現“宜敘+宜學+宜娛+宜憩”,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互動、學習、休閑和服務等便利。
在金堆鎮金堆社區建設了友鄰客廳,杏林鎮新民社區開辦了“4點半課堂”,華州街道紅嶺小區建立了日間照料中心。這一個個服務點,成為群眾互動、休閑、學習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