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渭南市深入貫徹落實中省關于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部署要求,以“規范執法行為、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高位統籌、精準發力,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破解涉企執法中的堵點難點。
如今專項行動過半,中期評估成效顯著:從執法清單的陽光公示到“掃碼入企”的智能監管,從問題線索的全面起底到突出問題的靶向整治,渭南正以法治力量為企業發展清障護航,讓規范、透明、可預期的執法環境成為滋養企業成長的“沃土”。
高位統籌,構建協同聯動格局。市政府將規范涉企執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抓手,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進。按照“省負總責、市縣主抓、司法行政部門統籌、業務主管部門協同”的原則,成立由市司法局牽頭的工作專班,聯動各縣(市、區)、市級涉企執法部門同步建立工作機制,形成“內外聯通、上下聯合、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通過印發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召開推進會,將任務細化分解,明確時間安排和進度要求,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源頭管控,讓涉企檢查“有章可循”。全市聚焦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編制公布行政執法主體清單,確認各類執法主體590個;推行涉企檢查年度計劃管理,在市縣兩級政府官網設立公示專欄,公開市級31個部門314項、縣(市、區)203個部門及48個鎮(街道)2608項涉企檢查事項,從源頭壓縮隨意執法空間。在臨渭區試點“掃碼入企”模式,實時監測執法部門入企檢查情況,及時糾治亂檢查、高頻次檢查等問題,讓企業安心經營。
深挖線索,織密問題排查網絡。為全面起底涉企執法頑疾,公開投訴舉報渠道,廣泛征集社會線索;加強與12345熱線、法院、信訪等部門信息共享,梳理城管、交通、市場監管等領域線索20余條;組織市縣兩級評查涉企執法案卷900余份,發現并整改問題174個,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問題發現機制。
靶向整治,以實效彰顯執法溫度。專項行動中,全市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自查線索91條,下發監督意見書126份,整改各類問題283個,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15萬元。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和“執法+服務”模式,優化執法監管行為,推動全市行政處罰案件數量同比下降26.2%,罰沒收入同比減少36.3%。同時,印發《渭南市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規范》,從細節處規范執法言行,讓文明執法成為常態。
建章立制,推動長效治理。堅持“邊查邊改、標本兼治”,市級制定出臺《渭南市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渭南市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規范》等制度,臨渭區制定行政復議涉企執法負面清單,市市場監管局推行“白名單”和“三清單一制度”,以制度剛性鞏固整治成果,讓規范執法成為常態。
優化涉企執法環境,永遠在路上。渭南市將以中期評估為新起點,持續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在深化問題整改、完善長效機制、提升執法效果上再加力,讓“陽光執法”成為常態、“規范用權”成為自覺,以更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卸下包袱、輕裝上陣,護航各類市場主體在秦東大地安心經營、聚力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法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