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商環境猶如陽光、雨露、空氣,對市場主體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2024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中省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全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聚焦制度體系供給,提升護企“源動力”。制定出臺《渭南市大荔沙苑保護條例》等涉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3部,全面梳理評估現行涉市場主體的法規文件,審查不平等對待企業、全面禁燃禁售煙花爆竹、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等規范性文件326件,廢止57件,修改21件,確保文件符合法治精神和實際需求,為市場主體依法經營吃下“定心丸”。
聚焦法治政府建設,提升發展“競爭力”。出臺《渭南市貫徹落實〈陜西省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設立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行政復議服務企業聯系點6個,開展涉市場主體執法案卷評查,評查案卷437件,召開涉企執法座談會、專家論證會、聽證會,聽取企業意見89次,依法辦結涉企復議案件87件,依法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市級999個政務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供標準化服務事項2萬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95%。86項政務服務應用整合接入“秦務員”平臺移動端,推行“綜合受理窗口”集成改革,窗口壓縮75%,辦事效率提升40%。與19省38市建立“跨省通辦”合作,20項審批和服務事項實現“全域通辦”,鎮級“一枚印章管審批”延伸率100%。在全省首家開通12345“企盼渭來”企業服務熱線,企業訴求辦結率100%、滿意率95.6%,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有效解決。
聚焦法治保障助企,提升服務“向心力”。發揮秦創原(渭南)法治服務保障中心、司法服務知識產權中心、檢察保護中心作用,持續深化“百名律師進百企”“百名律師進百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活動,搭建律師服務企業、服務重點建設項目新平臺,全市60余家律所500余名律師與120余家民營企業結對,開展法治體檢420余次,起草審查修改各類合同協議3000余件,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4億余元,以優質法律服務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治安環境“大治理”、司法質效“大提升”、政法干警“大走訪”、創新形式“大服務”等活動,追贓挽損2500余萬元。
聚焦法治社會建設,提升企業法治“能動力”。圍繞企業需求定制“法治套餐”,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以實際案例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剖析法律風險點及防范措施。強化金融審判工作,扶助中小型、創新型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開通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便企服務通道,形成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與深度應用,滿足企業一站式辦理事務需求。綜合運用“報網端微屏”全媒體矩陣,涉市場主體普法宣傳實現多向發力、多點突破。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近年來,我市大刀闊斧改革、主動出擊,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高地。接下來,我市將繼續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簡手續、壓時限、降成本、優服務以及完善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等措施,公平公正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讓市場主體更加便利、更加高效開展經營活動,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推動渭南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向縱深發展,以更強的法治保障護航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