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渭南市緊緊圍繞中省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多點發力、多措并舉,全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加強制度供給,筑牢法治根基
一是營造法治政務環境。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法律、黨內法規全部納入黨委(組)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全面落實述法點評工作機制,實現市縣鎮三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履職情況,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并在全省首家實現了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履職情況進行測評。二是立良法促善治。加大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制定,聚焦民生、營商環境領域,開展“小快靈”“小切口”立法,先后制定涉及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3件,進一步完善了營商環境法治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強化文件監督管理。組織專業力量,對現行涉企政策法規進行全面梳理與評估,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方面全面清理和多項專項清理工作,對涉及營商環境領域的49件行政規范性文件決定廢止2件。開展涉企且與民法典、公司法等上位法不一致,違反公平競爭規則,妨礙激發企業活力創造力等方面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對164件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政策規定或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宣布廢止,對19件文件進行修改,確保法規政策既符合法治精神又符合實際需求,為企業經營吃下“定心丸”。
堅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完善復議體制機制。建立行政復議“案前類案監督溯源治理、案中復調聯動化解行政爭議、案后執法監督督促落實”工作機制,切實推動行政復議和多元化解行政爭議工作上新臺階。設立行政復議服務點,強化涉企行政復議工作,打通行政復議便民惠企服務“最后一公里”。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新規定新要求,召開涉企執法座談會1次,專家論證會6次13案,復議委員會咨詢9次,聽證會14次,聽取企業意見89次,最大限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暢通涉企復議“綠色通道”,按照“應收盡收、存疑先收”的原則,盡快完成受理,對案件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提高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效率,降低企業維權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二是加強執法協調監督。召開涉企行政執法座談會,面對面溝通交流涉企行政執法問題和建議。設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系點,及時了解涉企執法動態,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活動。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公布免罰事項2384項。持續開展“雙包一解”活動,制定《涉企法律風險防范指引》,打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行政執法資格管理,落實行政執法人員上崗前宣誓制度。開展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梳理制定全市行政執法突出問題清單,逐一銷號整改。三是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市級999個政務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供標準化服務事項2萬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95%。86項政務服務應用整合接入“秦務員”平臺移動端,推行“綜合受理窗口”集成改革,窗口壓縮75%,辦事效率提升40%。與19省38市建立“跨省通辦”合作,20項審批和服務事項實現“全域通辦”,鎮級“一枚印章管審批”延伸率100%。持續推行“容缺+承諾制+并聯審批+全程幫辦代辦”審批模式,“投資項目審批‘四減一優’(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減跑動、優服務)服務推動項目審批高效辦成”經驗獲第七屆政博會“高效辦成一件事”管理創新優秀案例。在全省首家開通12345“企盼渭來”企業服務熱線,企業訴求辦結率100%、滿意率95.6%,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解決。
精準法律服務,護航企業發展
一是提升服務保障。發揮秦創原(渭南)法治服務保障中心、司法服務知識產權中心、檢察保護中心作用,以專業法律服務保護企業產權利益。深入開展治安環境“大治理”、司法質效“大提升”、政法干警“大走訪”、創新形式“大服務”等活動,依法嚴打涉企違法行為,追贓挽損2500余萬元。二是優化“法治體檢”。持續開展“百名律師進百企”“百名律師進百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活動,建立律師結對服務機制,搭建律師服務企業、服務重點建設項目新平臺,幫助企業堵塞法律漏洞,防范經營風險,推動民企健康發展。同時,組建渭南市法律服務專家團,以法治之力助力鄉村振興,推行延時、代辦等法律援助服務,開辟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營造法治氛圍,推動法治社會建設
一是加強法治宣傳。針對企業需求定制“法治套餐”,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通過深入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案例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剖析法律風險點及防范措施,增強企業依法經營意識。同時,創新普法形式,充分利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傳系列活動,綜合運用“報網端微屏”全媒體矩陣,以動漫、短視頻、有獎競答、以案釋法等形式常態化普法,涵蓋政策解讀、案例分析等內容,方便企業隨時隨地獲取法律知識,普法宣傳實現多向發力多點突破。二是加大矛盾化解力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完善涉企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聯動,充分發揮各類調解組織在化解涉企糾紛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強化司法保護。加強金融審判工作,“套路貸”等違法犯罪行為,扶助中小型、創新型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鞏固優化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實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集成應用網上保全、集約送達等智能化服務,開通便企服務通道,完成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與深度應用,滿足企業一站式辦理事務需求。
下一步,渭南市將繼續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持續優化法律服務供給,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向縱深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法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