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能過個好年了!謝謝你們不辭辛苦跨市幫我找到被告,要回了我的血汗錢。”原告激動地拉著承辦法官的手連連道謝。近日,潼關法院綜合審判團隊成功調解一起勞務合同糾紛,充分保障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取得案結事了人和的效果。
案情回顧
原告張某某系商洛市柞水縣人,2023年原告受雇于被告李某某,帶領一名司機駕駛著自己的裝載機在被告承包的商洛市柞水縣工地上從事洗砂石的工作,工程完成后,被告李某某不僅未向其支付勞務費,反而還向原告借款10000元,加上勞務費共計欠款114666元。原告多次向被告討要借款及勞務費,被告一直推諉,無奈之下,原告選擇了從商洛市柞水縣跑到渭南市潼關縣起訴討要工資及借款。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立即聯系被告向其送達相關法律文書,雖然被告在首次送達訴狀等法律文書時電子接收了文書,但一直未到庭應訴,辦案法官多次聯系均沒有回應。后續,在向其送達開庭傳票時,被告電話停機直接失聯,去戶籍地找尋亦是人去樓空,案件陷入僵局。
無奈,辦案法官只能一邊繼續聯系原告一邊擴大范圍搜索被告的信息。將多日查詢到的零碎信息匯總后,承辦法官帶人起早驅車前往西安市尋找被告,走訪了被告所在小區、社區及派出所戶籍科,均沒有查到相關信息。辦案法官不敢松懈,又在戶籍科的指引下前往網格分管民警處查詢相關信息,終于在傍晚時分查到了被告前妻的具體家庭住址。幸運的是該住址的居住者為被告及其家人,將開庭傳票送到被告手上的時候,辦案法官心里的大石頭落了地。
案件開庭當日,原、被告也都提前到庭,承辦法官分別向原、被告分析案件利弊,平衡雙方利益,引導雙方參與調解,最終經過多次協商,促成調解,雙方握手言和。
民生無小事,件件系民心。為了讓老百姓能過一個安穩、祥和的春節,潼關法院將“如我在訴”理念貫穿工作始終,成功在節前化解“討酬”糾紛,是我院為民辦實事的又一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