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護公平正義的漫長征程中,韓城市人民法院執行局始終堅守崗位,全力以赴。近日,韓城市人民法院成功執結一起長達13年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在維護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以人性化溝通與積極協調推動案件妥善解決,贏得雙方當事人認可,為社會誠信建設再添動力。
原告高某云與被告張某花丈夫郭某前系同學關系。郭某前開辦煤礦期間,經人介紹分三次向高某云借款 20 萬元,后雖償還部分本金和利息并更換借據,但仍有 102500元本金及相應利息未還清。郭某前不幸于 2010 年因交通事故離世,高某云向張某花追討債務無果后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判決張某花償還借款,然而判決生效后,執行工作一度面臨困境。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執行人員發現張某花經濟狀況不佳,面對債務履行存在諸多困難。考慮到案件的特殊情況,執行人員未簡單采取強硬措施,而是秉持人性化理念,多次與張某花溝通交流。一方面,耐心傾聽其訴說生活難處,給予充分理解與同情;另一方面,詳細闡釋法律規定,明確告知其作為被執行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拒不履行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比如納入失信名單、限制高消費甚至采取拘傳、拘留等強制措施,將嚴重影響其日后的信譽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積極協調雙方當事人,尋找利益平衡點,多次組織雙方協商還款事宜,努力緩解雙方對立情緒,搭建溝通橋梁。
經過執行人員不懈努力,張某花逐漸認識到履行法律義務的必要性與嚴肅性,主動與法院配合制定還款計劃。在執行人員監督與協調下,張某花按照計劃逐步償還完了欠款,案件得以圓滿執結。
此案件執行過程充分展現韓城法院在執行工作中剛柔并濟的智慧與擔當。在突出執行強制性的同時,注重人性化溝通與協調,切實保障勝訴當事人權益,維護法律尊嚴與權威。這起案件的成功執結,也為同類案件的執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激勵著執行局干警在未來的司法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確保每一分正義都能及時“歸位”,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