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潼關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省高院“1281”工作計劃、市中院十項重點工作,聚焦“公正與效率”,堅持能動司法,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加快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法院現代化建設,各項工作開展有聲有色、亮點紛呈。
司法保障穩企業,貼心助力優營商
以法治力量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審結金融、商事案件159件。與市中院立案庭聯合調處百合緣房屋面積糾紛案,經調解,八名原告均在二審撤訴。先后赴潼關炫飛汽貿有限公司、匯能有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恒昌地產)上河茗居小區等企業走訪調研,開展法治宣講,解答企業法律疑問,指導企業守法規范經營。成立潼關縣金融糾紛調解室,打造“非訟在前、訴訟斷后”的分層遞進解紛模式,有效防范和化解縣域金融風險。
多元解紛聚合力,化解矛盾潤民心
信訪法治化工作持續推進,訴服人員入駐縣信訪接待中心。辦理最高院、市中院交辦信訪案件15件。2024年3月28日,全市法院信訪工作法治化推進會在潼關縣人民法院召開。以縣政法干警基層工作日為抓手,組織干警走村入戶34次200余人次,走訪排查覆蓋11個村(社區),發放法律宣傳資料7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0余人次,發現各類糾紛9件,6件自行化解,3件移交至鎮級綜治中心。扎實開展“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強化訴源治理,選派干警以調解員身份,加入各類行業調解組織,切實從源頭定分止爭。
司法護航生態美,基地宣傳顯成效
5月30日,最高院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暨司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與會代表前來潼關參觀調研,對潼關縣人民法院保護潼關段黃河生態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發揮基地法治教育作用,在黃河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聯合縣檢察院、濱河小學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為渭南市青少年宮研學實踐團講解基地設立概況。“構建‘一核兩線四點’生態保護機制 護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改革案例入選2023年度渭南市優秀改革創新案例。
家事審判解紛爭,權益保障更精準
妥善化解家事糾紛,審結婚姻、贍養、繼承等家事案件199件,推進實施“四書一令”,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夫妻共同財產申報令、離婚證明書共39份。提高家事案件調解水平,邀請縣調解協會會員、行業調解員,探討交流家事糾紛化解技巧。暖心為民辦實事,由于當事人因病行動不便,審判團隊赴當事人家中開庭并成功調解離婚糾紛,打通司法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校園普法護成長,法治觀念入童心
組織三名法官助理先后赴縣城關鎮中心小學、第三中學、職教中心等9所中小學進行普法宣傳,通過法律講座、慰問活動等形式,圍繞拒絕校園欺凌、關愛留守兒童、遠離網絡詐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知識,結合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為預防青少年犯罪構筑堅強法治屏障。
執行攻堅亮利劍,勝訴權益終兌現
開展“陜亮執行·2024”,涉民生、涉勞動報酬、涉小標的案件執行等專項行動4次,執行到位金額108.46萬余元。開展交叉執行,受理交叉執行案件18件,其中執行完畢12件,終結執行3件,終本3件。全年發布律師調查令16份,發布懸賞執行公告4份。加大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力度,曝光失信被執行人5期60人,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
閱核改革促規范,司法改革再深化
探索建立“閱核”制度,實行“閱核制+專業法官會議”制度,閱核案件535件,嚴把判決案件出口關。遴選三名員額法官,不斷深化法官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推進司法警察輔助人員培養、使用、監督和保障機制改革,共招聘5名符合條件的司法警察輔助人員。
宣傳調研雙驅動,法治之聲廣傳播
微信公眾號發布各類新聞信息500余條,其中人民法院報刊登1篇,西部法制報刊登11篇,渭南日報刊登60篇。撰寫論文、調研、案例19篇,其中《以能動履職寫好訴源治理“大文章”》被人民法院報刊登。《以法治之水 潤生命之源——潼關法院“司法治黃”調研報告》獲全省政法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老腔劇目《人民法院為人民》被評為2024年度全省法治文化作品法治曲藝類一等獎。
春華秋實又一載,砥礪奮進續新篇。2025年,潼關法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嚴格公正司法,鞏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統籌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統籌矛盾預防化解和做實定分止爭,統籌全面從嚴管黨治院和激勵擔當作為,積極促進更高水平平安潼關、法治潼關建設,切實以高質量司法審判工作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潼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