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民警是公安事業的未來,近年來,合陽縣公安局以實施“星火計劃”為抓手,以民警職業規劃為切入點,抓住入職三年“黃金期”,按照“分年級培養,跟蹤抓三年”的思路,從民警入職開始,精準畫像,分類施策,因材施用,跟蹤關注,努力為青年民警向上發展“鋪好路,打好底”。
精準畫像 畫出職業“新藍圖”
入職第一天,以“警察的樣子”為題,鼓勵15名新警暢談對警察職業的認識,經過熱烈討論、揮筆暢言,進一步厘清了從警初心。合陽公安把“夏季行動”作為入職教育的“練兵場”,白天開展理論培訓,晚上參與屯警夜巡,培訓結束后進行綜合評定,為精準畫像打好基礎。用警先“識警”。建立民警成長檔案,除個人基本信息外,堅持讓民警每周一小結、一月一總結,師傅一周一點評,警種一月一考核,全流程記錄民警成長軌跡,為后期科學培養提供支撐。



分類施策 開拓發展“新路徑”
將入警第一年定為一年級,制定了三年“分級”培養模式,逐年級確定年級主任,形成“業務警師+年級主任”的雙師培養模式,確保跟蹤抓三年,年年出實效。三個年級中,重點突出一年級民警的教育管理,依托建成的新警公寓,對新警實行為期一年的“封閉式、警務化”管理,著力提升民警的紀律作風和職業素養。通過科學輪崗,把近兩年入職的新警分批分類安排到警情多、任務重的業務警種和城區派出所進行輪崗,為民警找準職業規劃、推動個人意愿與警種需求雙向選擇打好基礎。



因材施用 挖掘民警“新潛力”
堅持對民警職業規劃實施動態調整,通過多崗歷練、專業培養、耐力投入,實現因材施用。刑偵大隊民警荊誠先后在大隊多個崗位歷練后,最終確定為案件研判崗位。民警李洋琛是該局發現培養專業化、高素質人才的一個縮影,他在校期間就考取了警務大數據分析師初級資格證書,局黨委果斷將其從基層派出所調入合成作戰中心,經過4個月的強化訓練,他相繼考取中級、高級資格證書。新警樊治毅擅長新媒體運營,局黨委安排他先到基層和其他警種部門輪崗學習,再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對具有專業特長的民警,堅持耐力投入和實踐鍛煉,讓其在專長領域里走得更長遠。



跟蹤關注 助力追逐“新夢想”
關心關注民警成長情況和職業規劃落實情況,確保民警培養科學精準。來自商洛丹鳳的新警程佳感慨道:“來之前顧慮很多,沒想到單位都為我考慮到了,我現在干得舒心、住得安心,家人也很放心”。注重及時糾偏,對于培養耐心不足、措施不力,甚至漠視民警培養的單位,該局黨委旗幟鮮明予以糾正,嚴肅落實懲戒措施。注重傾斜表彰,激勵斗志,對民警的先進事跡專題報道,對民警的突出成績全局表揚通報,對有突出貢獻的個人進行一線送獎,民警工作熱情得到極大激發。注重營造“家”的氛圍。“新警公寓”中生活區、洗浴、休閑、會客等區域一應俱全;日常工作取得的點滴成績科所隊長及時通報家屬;民警取得榮譽后,局黨委給家屬寄賀信,個人榮耀成為全家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