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av丝袜天堂,ftsejiaw,免费AV女优小草在线观看,插嫩模视频

  • 今天是
首頁 >平安建設 >正文
夯實平安基石 提升幸福成色——渭南市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工作
時間:2024-04-09 作者: 通訊員 劉濤 來源:西部法制報
【字體: 打印

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后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

2023年以來,渭南市堅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持續強化責任擔當,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渭南新篇章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3月21日,在平安陜西建設工作會議上,渭南市被命名為“2023年度平安市”,韓城、臨渭、白水等10個縣(市、區)被命名為“2023年度平安縣(市、區)”,韓城、臨渭、合陽被授予“平安銀鼎”,澄城、蒲城被授予“平安銅鼎”。

完善工作體系

社會穩定關乎民生,平安建設是重中之重。

渭南市委高度重視平安建設工作,在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上對平安建設工作進行專章部署,并列入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以及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同時,渭南市召開了市委平安渭南建設工作會議,將平安建設工作列入部門、縣(市、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全力推進平安建設各項工作。渭南市委政法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等作用,各級各部門主動擔當作為,落實屬地責任和部門責任,“大平安”工作體系更加完備、運行更加順暢。

“我們通過‘背包警務’,對14個村進行了實地調研,制作了覆蓋轄區78平方公里的可視化治安立體防控圖。”富平縣公安局宮里派出所所長王寧說。“背包警務”是富平縣公安局創新實施的村(社區)警務室民警進村(社區)班子機制。2023年以來,富平縣公安局民警共駐村3281人次,入戶走訪5.2萬余戶,發放平安建設宣傳單6.8萬余份,化解各類矛盾糾紛823起;全縣159個村(社區)實現零發案,治安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10.6%,可防性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16.27%。

渭南市委政法委牽頭建立了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出臺了政法系統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對全市243個市級新開工重點項目進行了穩評登記備案。全市政法系統300多名領導干部開展了“兩包一解”活動,包聯企業項目400多個,梳理化解涉企問題58個。2023年,渭南市受理涉企治安案件25件,刑事立案26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2人,挽回經濟損失2.56億元。

深化綜合治理

“閃著警燈的警務站、隨處可見的巡邏民警,讓咱老百姓有了滿滿的安全感。”3月27日,在渭南街頭公園剛唱罷秦腔的張大爺樂呵呵地說。

渭南全市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安定有序的背后離不開平安建設工作的持續深入開展。2023年,為了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渭南市全力開展春季治安清查整治和安全穩定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等專項行動,全年刑事立案、治安受案實現雙下降。

渭南市深入推進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毒品犯罪打擊治理成效位居全省第一方陣;同時,全鏈條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破獲案件同比上升15.49%,挽回群眾損失6336萬元,預警后群眾被騙率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此外,渭南市扎實開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惡勢力犯罪團伙7個,破獲十類涉惡刑事案件289起; 不斷健全防控體系,設置了56個巡區、580個巡段和620個必巡點,不斷提升街面見警率、巡防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清查重點部位4.15萬個,整改安全隱患1563處,進一步提高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能力。

持續夯實基礎

基層穩、人心安,平安建設的基礎在基層。

白水縣城關街道工農社區只有一條寬1米左右的主干道,群眾出行極為不便。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工農社區依托“聚心源”會客廳機制,為小區另辟了一條4米寬的道路,徹底解決了小區出行難問題。“30多年的出行難題解決了,居民的心里也敞亮了。”工農社區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楊民全說。

工農社區“聚心源”會客廳自2022年4月成立以來,已為小區協商解決“老大難”問題28起。工農社區先后榮獲陜西省“和諧示范社區”、渭南市“平安社區”稱號。

2023年以來,渭南市狠抓平安建設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出臺了《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的實施意見》,通過觀摩交流,抓點帶面、系統推進。韓城市金城街道矛盾糾紛“四聯調解 分類施策”工作法、富平縣涉稅費矛盾糾紛“一站專調”工作法被授予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合陽“鄉村說事日”、蒲城“警司律”聯動等一批經驗做法,受到省委政法委、省委平安辦通報表揚。2023年,渭南市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1萬余件,全市法院一審新收民事、行政案件同比減少2331件。

渭南市不斷建強基層陣地,印發了《渭南市平安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建成鎮級綜治中心136個、村級綜治工作站2124個,推出了臨渭“5312”運行模式、華陰“信訪門診+綜治中心”、合陽“社會治理中心+調委會”等一批創新模式,為優化基層治理格局打下了基礎。同時,渭南市積極推廣城區“一社區一民警”、農村“一村一輔警”模式,在全省率先完成136個派出所所長進鎮(街道)班子,2173個村(社區)警務室民警進村(社區)班子,培養“法律明白人”1萬余人,創建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0個。渭南市還深入推進全市“城鄉治理一張網”行動,組織志愿者、義警等群防群治力量融入網格,動員7.2萬余名網格員參與基層治理;開展基層平安建設集中宣傳活動512場次,走訪群眾138.1萬余戶。

聚焦持續深化政法改革、提升平安建設效能,渭南市穩步推進市縣兩級社區矯正機構改革等7項改革。白水“交所合一”警務改革經驗在全省深化改革現場會上進行交流。渭南市還承擔了全省“減假暫”綜合試點改革任務,出臺機制性文件6個,試點工作收到良好成效;頒發了《關于加強全市檢察建議工作的決定》,出臺了《關于加強檢察建議辦理工作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意見》《關于加強和規范司法建議工作的若干意見》,2件檢察建議獲評全省優秀。渭南中院與市檢察院、公安局建立了打擊拒執犯罪機制,與交管部門建立了“車輛網絡查控專線”,扎實開展了“東秦銳士·2023”集中執行行動和“執行規范化提升”專項活動,著力破解執行難題。

平安建設帶來喜人變化。如今,一幅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畫卷正在渭南大地上鋪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編輯:陳冰娟]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詳細]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促進全院干警凝心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