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鮑衛忠法官的先進事跡后,勤勉敬業、不辭勞苦的身影始終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24年來,他厚植為民情懷,以民事為己事,始終堅守底線初心,用平凡鑄就偉大。他用一生的時間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優秀法官的答卷。
走遍千山萬水。我們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鮑衛忠法官堅信只有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有真情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解憂。24年來,面對跋山涉水的崎嶇小路,他不畏艱難、不辭辛苦,足跡踏遍了村村寨寨。執行旅途,道阻且長,可他從未退縮。既身下基層,又心到基層,多年來俯下身子辦案,用心用情幫助人民群眾解決難題。
想盡千方百計。執行工作不易,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鮑衛忠法官把“走著、聽著、看著、寫著”作為自己的工作訣竅,將“能調盡調、慎用強制”作為自己的工作原則。文件柜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工作便簽,常用和當事人拉家常的溫情方式化解糾紛;為標的額5000元的合同糾紛案件6次赴現場辦理;他的每一份工作匯報都數據翔實,對當地的民俗風情更是一清二楚。切實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解決難題,用多元渠道為當事人定分止爭,有力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和民族情誼。
說盡千言萬語。面對當事人的不理解,耐心解釋;面對人數眾多的申請人,為避免發生沖突,背靠背勸導。在工作中,始終堅持情理法結合,既為申請執行人考慮,也為被執行人著想,努力把理說通,把法講明,把結解開,盡力使每一件案件都做到案結事了。幾十年來,他帶領大家“磨”掉650件積累多年的“釘子案”。用真情消除群眾心中的隔閡,用真心化解群眾的糾紛,用真誠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吃盡千辛萬苦。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是全國最大的佤族聚居縣,面積雖然不大,但卻聚居著佤族、傣族、彝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語言不通、山路崎嶇、交通不便、辦案條件簡陋,無一不為執行工作增加了難度,忙碌一天空手而歸更是常事。但在他的帶領下,執行局干警攻堅克難,辦理了大量案件,從未發生過一起“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從“基本解決執行難”也轉變成了“切實解決執行難。”
鮑衛忠法官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卻有24年平凡如一的堅守,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感人至深的點滴。作為新時代的法官,我們要向鮑衛忠同志學習,心中裝有人民,手中握有真理,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致力于做一名有溫度的法律人。也許只是一個調解、一份文書,但在捍衛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我們從不停歇,永遠在路上,努力讓群眾司法獲得感成色更足、底色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