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平凡人生路,腿腳總是沾滿泥土走過來的!
至今,那種對土地的熱愛,對農村的情感,對勞動的尊重,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抹不去,刷不掉。
【一】
近兩年,回到老家,常常與流曲、宮里、曹村、小惠北部村組的鄉親們交談,了解到村民栽花椒樹,以及每年摘花椒的一番艱辛勞動。
富平花椒在當地種植歷史悠久,民眾具有雄厚的實踐種植經歷,他們不斷地探索實踐并選育出了適合本地環境條件的優良種植品種,縣鎮村組積極帶領群眾栽花椒,發展富平花椒特色經濟產業。在我們家鄉北部廣大農村,大部分農家戶,在自家土地栽上了花椒樹,一般家庭栽有花椒樹3至4畝,還有7至8畝,也有10多畝椒樹園的。如今,全縣栽植花椒樹面積已有20多萬畝,年產值可達10多億元;在沿山主產區占農民經營性收入60%以上。可以說,農民群眾已經嘗到了栽花椒樹的甜頭。
花椒樹一般是在種小麥前后開始栽植,也就是九十月份,直到開春二月份和清明節前后,都是栽花椒樹的時節。最早群眾多是在斜坡地、邊角地、溝壑地上栽花椒樹,隨著市場變化,花椒價格的升高,一畝花椒收入增加,群眾就自覺地在整塊耕地上栽花椒樹,很快,一片一片花椒園,在富平北部鎮村廣大田野里形成。每到漫山遍野花椒樹掛果成熟季節,這里便成了十分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栽花椒樹,一般株距保持在3至4米左右,行距4米左右,每畝地栽花椒樹80到90株,稠密一點,可以栽100到110株左右。花椒樹栽上,到了第三年開始結果,每株盛果年份可產花椒2至3斤(干椒),大的花椒樹可產花椒5斤多(干椒)。
【二】
花椒樹耐干旱,一般好活,但管理要跟上;據村民們講,花椒樹的作務比較苦和累,其田間管理勞動強度很大;冬季修剪打芽子剪枝,春季鋤地除草保墑打藥追肥(殺菌增色)澆水。這里值得一說的鋤地除草,也就是在花椒樹行子中間,在鋤地除草時,腰一定要彎下,可以說是弓背貓腰;因為在成片長滿刺的花椒樹地里耕作,很容易傷著人;稍不注意,一旦仰頭擦汗,脖子或者頭頂,就會被花椒刺刺傷。花椒樹好活難管理,真不是憑空而言。
摘花椒,拿村民的話講,這是一項最苦最累最難的農活,大凡摘過花椒的村民,對其感受最深,也最透徹。
花椒成熟期,高溫天氣,艷陽高照,似火籠,像蒸鍋,即就是這樣,人們依然要走出家門,到田地里,頂烈日,冒酷暑,摘花椒。因為農時不饒人。成熟的花椒,必須及時采摘。這個道理,村民心里十分清楚。
采摘花椒的日子,每天要早早起床,梳洗完,做好早餐,吃完飯后帶上必備用具,6點多出發,很快到地里,開始摘花椒;出門時一般帶的用具有:采摘花椒用的傘和布,盛花椒的籠或袋子;同時,帶上護袖、毛巾、草帽和水壺、干糧,條件允許的還有安全帽。
村民去地里用的交通工具各異,花椒地近一點,一般步行去;花椒地路程遠一點,有的騎電動車,有的開三輪車,還有一部分開著小汽車。開著小汽車采摘花椒,以及手機電腦視頻展示花椒生長、作務和品種品質及銷售花椒,在當今農村農家這里,都不是什么新鮮事情,已經成為當地生產生活和發展特色產業的常態。
摘花椒要搶時間,人們到了地里,馬不停蹄,立即干起活來。在摘花椒時,先將傘撐開,并倒掛在花椒樹上,然后在樹上一邊摘花椒,一邊順手松開掉在傘里邊,等到傘里邊的花椒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要將其倒進提前準備的籠里或袋子中。開始村民摘花椒用倒掛的傘盛裝,現在已經用上了新用具,就是像臉盆大小的一塊布,布的三個角用三條帶鉤子的繩子系起來,并將其掛在椒樹上,一邊摘花椒,一邊把花椒掉在布里邊。
【三】
摘花椒,是一件既非常辛苦,又十分艱難的事情。酷暑難耐,曠野的田地里,氣溫在40或50多攝氏度,即使人站在原地不動,也會汗流浹背,何況要上高踩低勞動起來摘花椒,可想而知那場景是多么煎熬。拿老百姓的話說,毛巾不時擦汗,擰出的汗水不斷。摘花椒時,身上穿的衣服,上下沒有一片是干的,全濕透了。
經歷過摘花椒的人,最怕的是花椒樹上的刺,一不小心就會刺傷身體。常常仰頭時,后腦勺被刺了,伸手傾斜身子時,下巴被刺了。胳膊、手被刺,那是經常的事。要知道,花椒樹各個枝干上結花椒的地方,長了個刺,俗稱把門刺。總之,花椒樹各個枝干上,長滿了刺,這樣對于花椒樹的作務和采摘花椒,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人們摘椒時,一般要戴護袖和安全帽或帽子,主要是防止被刺傷。盡管這樣,摘花椒時,一不小心,依然會被刺中,其中,手和胳膊刺傷流血,是常有的事。而且刺傷部位,受到汗水浸染,那種疼痛滋味特別難受。
另外,摘花椒時,蚊子特別多,加之一旦被花椒刺和椒樹葉劃傷,身上感覺既酸痛,又瘙癢,那種苦衷,只有采摘花椒的人,最有發言權。有一次,說到這里,我的一位曹村鎮竹村的表哥睜大眼睛,對著我說:“你再不要問了,今年到時候,你到我的椒樹地里,盡管去摘花椒,摘下花椒全是你的。”我只是“哈哈”一笑,感嘆一聲:“吃花椒太不容易了。”
【四】
是的,“粒粒皆辛苦”,是普天下勞動人民的感同身受。一粒稻米是這樣,一粒小麥是這樣,一顆花椒,何嘗不是這樣呢!
試問,當我們在自己家里,手捧那小小鮮艷肥厚的花椒時,是否感受到這是勞動人民群眾,是用汗水換來的;當我們吃飯品嘗到花椒美味時,是否感受到小小花椒中,滲透著人民群眾的心血。
請記住:勞動光榮,勞動快樂,勞動能創造價值!愿我們每個人,從心底里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珍惜像花椒一樣的勞動果實吧!
在花椒采摘季節,花椒農戶都是在附近村組雇人來采摘花椒的,按斤計量付錢。這些采摘花椒的村民,速度有快有慢,大部分每人每天能采摘100斤到150斤左右花椒,手腳快的,最多每人每天能摘200斤左右。這些采摘花椒的村民,克服困難,頂著酷暑,不怕苦累,使出全身力氣,去采摘花椒。用他們的話講:“掙這點錢,真是用苦換來的。”
富平花椒,主要是齊椒,顆粒大,皮厚肉豐,色澤鮮艷,香味濃郁,麻味適中。其花椒果實,含有揮發油,可提味、增鮮、去腥、去膻,是人們做菜必不可少的調料。
每逢花椒收獲季節,栽植花椒區域內的市場,椒農與客商,晝夜人來人往,運椒車輛川流不息。椒農和客商都趕來了,市場活躍。最好年份,每1市斤干花椒,價格賣到28元到30元,最高時賣到40多元。今年1斤干花椒才賣10元左右,剛采摘下來的濕花椒,1斤價格才賣到3至4元。據村民講,曾經作務好的花椒樹1畝地能收入5到6千元,最好的能收入7到8千元,如今隨著各地不同花椒品種推廣發展,花椒面積不斷擴大,花椒效益、價格以及村民種植花椒的積極性,隨著花椒市場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小小花椒,在富平大地扎根生長,特別是縣境域北部鎮村廣闊田野,成片花椒地,層疊花椒樹,一望無際。每到成熟季節,一株株花椒樹上,掛滿形如珍珠的透紅花椒,碩果累累,豐收在望;站在橋山高處,放眼山川坡地,田園風光如畫;每每看到這種美好景象,村民們個個臉上掛滿了喜悅之情,人人身上充滿了積極向上致富的活力。
每當村民雙手捧起一大把自家農田里收獲的花椒時,那情那景,不言而喻。
成熟的花椒,這是辛勤勞動的果實,這是未來希望的果實。愿我們農村大地、農業生產和農家生活,像鮮艷的花椒一樣紅紅火火,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