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av丝袜天堂,ftsejiaw,免费AV女优小草在线观看,插嫩模视频

  • 今天是
首頁 >政法文化 >正文
蒸包子
時間:2023-08-15 作者: 大荔縣人民檢察院 閆孟秋 來源:渭南日報
【字體: 打印

(1)
  啥都不想干的時候就蒸包子。
  包括不想看手機,不想看電視,不想看書,不想出門鍛煉,不想和人聊天,所有的不想。
  也不是身體不好,心情不好,只是不想,而已。
  不會專門去樓下的超市買蒸包子的菜,家里有什么菜就蒸什么包子。
  不考慮有沒有太陽,天陰下雨,也不考慮早上還是下午,還是晚上。
  這話遭到了很多朋友的嘲笑,是的,我也嘲笑自己。
  蒸過的包子有韭菜包子,茄子包子,蓮花白包子,白菜包子,豆角包子,土豆包子,豆腐包子,蓮菜包子,青菜包子,南瓜包子,糖包子,油包子……
  有一次家里只剩下大半個紫甘藍,兩個線辣椒,一根蔥,最后還是蒸了包子。
  其實,超市就在小區門口。
  發面一直用袋裝的酵母粉,方便。當地人和老家人發面都喜歡用手工做的酵母,說那樣蒸出來的饃或包子甜香。我這人粗糙,對吃不挑剔。
  蒸包子的調料簡單,鹽和花椒面,拌點油就行。
  有時也會不放任何調料,一丁點鹽都不放,保持菜的原味。奇怪吧?這也被人嘲笑過。
  (2)
  用溫水化開酵母粉,要徹底化開,不留一點小渣子,否則面會發不均勻。
  一點一點給面里加水,一定是一點一點分次加。先把面揉搓成絮狀,團成面團,團成的面團要硬。再給手上蘸上水,借著手上的水把面團揉軟。
  這是母親教給我的訣竅,叫“揉硬榨軟”,效果是揉出來的面光滑細膩。
  盆上蓋了保鮮膜。有太陽的時候放在陽臺。沒太陽也不要緊,電飯鍋加水至溫熱,把盆放在電飯鍋上。
  母親在的時候冬天就是這樣發面。給大鍋燒了溫水,鍋里放了蓖子,面盆放在蓖子上,蓋上鍋蓋。
  發面的時候準備菜。切丁的不能太小,切段的不能太碎。如果有豆腐,一定是油炸的,有嚼頭。所有包子都要有蔥和大蒜,提味。粉條一定是段家塬上的粉條,勁道。
  面發成了蜂窩狀開始包包子。面團分成塊,搓條,切劑子,搟成比手掌大的圓片。始終沒學會揪劑子,只能搓成均勻的長條。搟面片不是問題,右手搟,左手轉動面片,基本功說得過去。
  搟面片以前先不給菜里調調料,防止菜里水分脫出來影響包包子。
  給菜調調料順序是先放花椒面,拌勻,再放油,拌勻。習慣用涼油,鹽不能一次放完,先放一部分,夠搟的面片包就行。包完再搟面片,再給菜里放鹽。
  包圓形包子比較順手。包的長包子有點不勻稱。
  有時也會包兩三個糖包子。糖包子面片搟得厚,小。白糖里加了面,用勺子舀一點放進面片,兩邊對折,收了花邊,防止糖稀流出來。
  老家人把包子二次醒面叫“泛”包子,和發面一樣要有耐心。媽教的辦法是把包子拿在手里掂一下,“泛”好的包子是輕的,包子有沉的說明還沒有“泛”好。
  蒸包子是涼水上鍋。還有一個小竅門,給包子輕輕地撒一點水,這樣蒸出來的包子皮軟和。
  鍋上冒著熱氣,廚房里氤氳著菜香、面香。趁著這空擋,把案板灶臺上收拾干凈。
  (3)
  喜歡那個過程,安靜。
  面成了絮,成了團,再成了一個個熱騰騰的包子;五顏六色的菜洗干凈切碎,融合成口齒留香的美味;刀落在案板上發出聲音。整個過程心里是安靜的。
  干活就是干活。不需要邊干活邊聽書,或者是聽歌,或者是聊天,或者是想其他事。
  后來養成了一個習慣,干啥就干啥,不會三心二意。


[編輯:陳冰娟]

上一篇: 游云丘山

下一篇: 做有溫度的法律人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詳細]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促進全院干警凝心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