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由市、區各直屬單位干部職工組成的文明交通志愿者走上街頭,倡導文明出行,用行動守護文明交通。圖為11月2日,渭南城區前進路與東風大街十字,志愿者和民警一起引導行人、非機動車按照紅綠燈指示安全通過路口。 通訊員張亮攝影報道
自渭南市部署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來,渭南公安交警積極響應,按照警務跟著警情走的理念,結合當前道路交通特點,準確把握城市道路交通亂象、亂點和賭點的特征規律,推行彈性勤務制度,實行延時分級管理,優化警力部署,突出對重點路段、重點時段以及重點交通違法行為的精準管理,強化文明出行宣傳教育,持續為文明城市助力,營造安全、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重整治 11月1日起,臨渭交警大隊依據《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對電動自行車未依法登記、未按照規定懸掛號牌上路行駛的進行集中整治。對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未依法登記、未按照規定懸掛號牌的責令改正,處五十元罰款;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截至4日18時,共查處違法行為452起。渭南高新區萬達廣場、東風大街、東興街等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較為突出。對此,高新交警大隊民警多次宣傳教育后,對于仍舊違規占道停放的非機動車一律清理到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以外,拓寬道路通行能力。同時,對主次干道的“僵尸車”開展巡邏清查,對無法聯系到車主的,一律強制進行拖移。
強疏導“您好,現在是紅燈,請禁止通行。”“大爺,請您在線內等候。”“師傅,請戴好頭盔……”每日7時起,經臨渭交警大隊民警培訓后,志愿者準時出現在國貿十字,上路維持交通秩序。當前,該大隊在主城區設置32處志愿者服務崗,志愿者在早中晚高峰期協助交警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引導車輛有序停放,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隨意橫穿馬路、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高新交警大隊深入開展“高峰崗、護學崗”提質增效工作,延長民警路面勤務時間,提升早晚重點時段執勤效能,強化學校門前、重要路段的指揮疏導和秩序管控。華州交警大隊科學研判,劃分出了吳家十字、子儀西十字、子儀東十字、政協十字、七五廠門口、新華十字等六個整治區域,安排專門民警嚴查電動車、摩托車駕乘人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逆行、違法載人、不按規定車道行駛、機動車違法停放等交通違法行為。
增設施 當前,臨渭交警大隊攜手市政工程處等施工單位,優化路面交通組織。在樂天大街東段翻新護欄450米,施劃熱熔左轉待轉區、行車箭頭、中心安全島等標線。在樂天大街與三賢路十字西南角安裝人行信號燈1個,維修城區信號燈2處。近期,該大隊還組織施工隊對城區主次干道、國省道的交通標線(包括停車泊位、中心黃線、分車道線、人行橫道線、禮讓行人的提示文字、停止線、方向指示箭頭、減速帶等)全部進行了翻新,重新施劃了標志標線。近日,渭南高新轄區東風大街、東興街等路段、路口標志標線、停車泊位換上了“新妝”。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市文明形象,高新交警大隊對轄區標志標線、停車泊位或翻新或重新施劃。目前,大部分道路標線施劃的翻新工作已經完成。
廣宣教 以“小喇叭”和“馬路學堂”為載體,勸導廣大交通參與者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文明安全出行。臨渭交警大隊在“馬路學堂”里用手機播放典型案例短視頻,以案現身說法,對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群眾進行即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并要求違章當事人必須在手機APP觀看警示教育片不少于10分鐘。高新交警大隊在新二路菜市場、勞務市場人流集中地以“小喇叭”循環播放的形式,勸導群眾遵守交通規則,有序停放車輛,騎行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華州交警大隊在七五廠門口、政協十字、子儀十字等城區主要路口設置固定宣傳點,對群眾進行“一盔一帶”宣傳教育,并將違法駕駛人“請”到“馬路學堂”接受交通安全知識和文明交通常識宣傳教育。每周曝光一次斑馬線上的“紅黑榜”,警示教育違規者、違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