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臨渭區堅持以創造更加穩定、更加安寧、更加有序、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目標,以深化平安臨渭建設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要求,組織開展“大宣傳、大走訪、大巡防、大化解、大整治、大宣講”六大活動,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是扎實開展平安建設“全民大宣傳”。在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橫幅,設立平安宣傳欄、提示牌,在街鎮、村(社區、單位)、村民小組微信群推送或轉發安全防范常識,制定印制宣傳彩頁、圍裙、手提袋等,利用集會、核酸檢測等形式進行防電信詐騙、掃黑除惡、禁毒、消防、交通安全等平安建設知識宣傳。在全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平安進萬家”宣傳活動,通過向學生家長致一封“平安建設”倡議書、組織學生家長召開平安建設主題班會,舉辦“人人講平安”法治報告會,帶動師生家長和群眾積極參與平安校園創建,推動平安臨渭建設深入開展,努力在全區上下形成平安建設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知曉的良好氛圍。
二是扎實做好平安建設“入戶大走訪”。充分發動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政法干警積極參與街鎮入戶走訪活動,深入基層一線群眾當中,真誠傾聽群眾意見建議;制定平安臨渭建設暨掃黑除惡斗爭知識測試活動方案,組織各街鎮、各部門開展知識測試;按照“一村一警”、“政法一線工作日”、“三官一律進村(社區)”等工作機制,加強與街鎮溝通銜接,制定走訪工作方案、入戶走訪登記表,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平安建設、掃黑除惡斗爭、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指導村組(社區)排查治安隱患、開展群防群治等工作,幫助基層提高治安防范能力。
三是扎實開展社會治安“網格大巡防”。加強公安專業化巡防,在重要節點、敏感時期、重點區域開展專業化、網格化巡防和治安卡點盤查和武裝屯警等工作,最大限度提升“見警率”。強化“紅袖章”平安建設志愿者巡防,進一步健全完善“紅袖章”網格化巡防長效機制,成立“紅袖章”治安巡防隊和平安建設志愿服務團隊,分別在轄區主要路段、重點部位、人員密集場所等劃區域、劃時段開展治安巡邏與參與村(社區)巡邏、報告治安信息、維護社會穩定、參加應急援助、提供關愛幫扶等公益服務活動;成立村(社區)“紅袖章”治安巡邏隊,主要在轄區次干道、小區、背街小巷開展巡邏,并督促轄區企事業單位、小區物業門衛保安等佩戴“紅袖章”,加強防火、防盜等治安防范,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四是扎實開展矛盾問題“排查大化解”。不斷健全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網絡,完善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大調解工作機制,組織全區各級各部門深入包聯街鎮、村(社區)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活動,入戶走訪群眾積極摸排各類矛盾糾紛,真正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完善日排查、周例會、月分析研判等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和群防群治隊伍作用,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及時梳理歸類,認真分析研判,建立工作臺賬,逐一落實包聯責任,及時有效化解到位。
五是扎實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大整治”。重點圍繞貫徹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打擊涉網黑惡犯罪專項行動、緝捕“漏網之魚”等“十件實事”,持續深化信息網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工程建設等行業領域整治,扎實開展教育、醫療、金融放貸、市場流通等4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旅館業、娛樂服務業等重點行業的治安管理工作,落實安全責任,持續開展治爆緝槍、管制刀具治理等整治行動,對危爆物品采取源頭控制、流向管控、實名登記等全過程管理措施,嚴防危爆物品非法流散社會。
六是扎實開展警民聯系“成效大宣講”。通過召開座談會、匯報會等形式,由轄區公安派出所所長、基層法庭庭長、司法所所長等基層政法單位向轄區“兩代表一委員”、集鎮單位負責人和群眾代表等報告轄區治安管理和全區掃黑除惡工作成效,征求治安管理、平安建設、掃黑除惡、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最大限度爭取群眾理解和支持。動員群眾檢舉揭發違法犯罪行為,指導群眾做好基層群防群治、冬季治安防范、平安創建等工作,推動平安臨渭建設持續向更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