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av丝袜天堂,ftsejiaw,免费AV女优小草在线观看,插嫩模视频

  • 今天是
首頁 >政法要聞 >正文
托起秦東百姓穩穩的安全感——我市平安建設及綜治工作綜述
時間:2022-10-11 作者: 記者 劉娜 來源:渭南日報
【字體: 打印

2012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89.44%;2013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1.65%;2014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2.49%;2015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3.19%;2016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2.80%;2017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3.61%;2018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4.10%;2019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4.81%;2020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6.19%;2021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97.34%。

這組數據,清晰記錄了十年來平安渭南建設走過的堅實步伐。

堅持政治引領

平安建設實現同頻共振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決策部署,不斷推進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推動平安建設科學化、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為全市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平高效的法治環境。

市委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平安建設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將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平安建設專項實施規劃,列入各級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全面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各縣(市、區)、鄉鎮(街道)建立健全了各自平安建設領導體制,形成市縣鎮三級上下貫通,各部門齊抓共管,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平安建設工作體系。

堅持打防并舉

突出違法犯罪有效遏制

我市政法部門始終將打擊鋒芒直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違法犯罪,聚焦涉黑涉惡、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領域,出重拳、下狠手,持續在全市范圍保持嚴打整治高壓態勢。

在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我市堅持深挖整治和長效常治相結合,多渠道挖掘問題線索,多手段強化震懾效應,多舉措推動長效常治,全市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尤其是農村涉黑涉惡問題得到根本遏制。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開展以來,我市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始終保持對涉黑惡犯罪的凌厲攻勢,持續防范和整治“村霸”問題,不斷取得掃黑除惡斗爭的新戰果、新勝利。2021年,全市人民群眾對掃黑除惡斗爭的滿意率達到97.94%。

“我差一步就轉賬了,要不是反詐民警勸阻,我就闖了大禍了。”8月15日17時許,韓城市新城派出所民警根據反詐中心預警,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幫助郭女士止損150余萬元。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已經成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我市部署開展“全民反詐”三年行動,構建“打防管控宣”五位一體工作格局。市縣兩級反詐中心堅持預防為主,通過電話預警、短信預警、高危對象上門預警,24小時開展預警勸阻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案件發生。2020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案件726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246人;共撥打預警電話59.27萬個,發送預警信息51.27萬條,勸阻疑似被騙群眾5.8萬人次,挽回群眾損失9577.63萬元;共止付涉案資金23.5億元,凍結涉案資金14.34億元,返還群眾被騙資金1303.13萬元。

十年來,全市刑事立案逐年下降,破案率不斷上升,社會治安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堅持專群結合

社會治安防控網不斷織密

我市不斷深化城鄉社區警務戰略,建成社區警務室211個,農村警務室389個,警務工作站1700個,嚴格落實“1、3、5分鐘”勤務要求,努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各地各部門持續開展高標準、寬領域、大范圍、多層面的平安創建活動,積極推進群防群治力量建設,全市組建社區、村組“紅袖章”志愿巡防隊伍3280支,吸納19895人,打造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設格局。

蒲城縣將“蒲城義警”全面融入“鎮(街道)+派出所+社區(村)+村組”的聯防聯控工作網格,實現“一村一警一輔警帶領一支義警隊伍”的新模式,短短3年時間,從最初的30人擴展到1700余人,成為當地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的重要力量。

堅持源頭預防

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我市堅持從源頭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全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實施辦法》,推動社會穩定工作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防范、由末端治理向源頭防范、由“保穩定”向“創穩定”轉變。市委政法委堅持“評估走在決策前、預防走在實施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嚴格按照應評盡評的原則,把重大政策制定和調整、重大活動舉辦、重大敏感案件辦理、突出信訪問題解決等全部納入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范圍,切實從源頭上預防涉眾矛盾糾紛。

華陰市探索形成“六診法”矛盾調處機制,并將信訪門診延伸至鎮村社區,使基層信訪案件大幅減少,華陰市由渭南市的信訪工作“重點管理縣(市)”躍升為“省級信訪先進縣(市)”。

十年來,我市搭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化解平臺,建立“多方聯動、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解工作體系,充分運用“網上流轉、網下辦理”信息化工作手段,著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使全市信訪工作駛上了法治化、規范化、智能化的快車道。

堅持科技支撐

平安建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從車流穿梭的道路到游人如織的景區,從繁華喧鬧的城市到偏遠分散的村莊,無論白晝還是黑夜,周圍總有許多全天候的“哨兵”守護著全市人民。

“雪亮工程”為百姓織就“平安網”。全市累計投資12.18億元,安裝各類視頻監控19萬個,整合各類視頻資源1.5萬路,實現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綜治視聯網實現市、縣、鎮三級全覆蓋,村級覆蓋率達到70%以上。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治理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我市加強社區信息化建設,開發運行“城市治理服務云平臺”“智慧警務”等平臺,構建起以網格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支撐、向智能化跨越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為社區治理插上了“智慧翅膀”。

2018年9月,市公安局臨渭分局環北路派出所轄區梁村連續發生電動車盜竊案。當犯罪嫌疑人潛入臨渭區雙王街道槐衙社區準備作案時,被人臉識別系統抓拍。辦案民警通過抓拍頭像比對分析,確定了嫌疑人身份,成功將其抓獲并追回了23輛被盜電動車。智慧社區安防系統的應用,使得槐衙社區實現了從治安混亂社區到可防性案件零發生的華麗轉身。目前,全市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區276個。

2021年,我市被省委平安陜西建設領導小組表彰為“平安市”,富平縣獲得“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榮譽稱號,臨渭、華州、華陰、潼關、大荔、合陽、富平、白水、韓城榮獲“平安縣”稱號,臨渭、華州、華陰、合陽、韓城獲得“平安銅鼎”。如今的渭南,社會治理體系日臻完善,社會治理能力穩步提升,社會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平安渭南建設正蹄疾步穩,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堅持自我革命

政法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政法隊伍是平安建設的主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政法機關始終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關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兩學一做”、黨史學習教育等,不斷筑牢政治忠誠,狠抓作風轉變,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法鐵軍。

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8790名政法干警接受革命性鍛造,政法系統政治生態進一步優化,紀律作風進一步好轉,素質能力進一步增強,執法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市廣大政法干警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三官一律”進社區,開展“干警一線工作日”活動,在法律服務、矛盾化解、疫情防控等方面主動作為,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十年來,一大批政法干警受到中省表彰,涌現出以合陽縣公安局金水派出所、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為代表的一批全國優秀集體,人民群眾對政法系統的滿意度十年間提升了20.74%。

平安建設沒有終點。全市政法干警將牢記初心使命,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堅持不懈的精神,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編輯:陳冰娟]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詳細]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促進全院干警凝心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