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渭南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渭法委發〔2021〕5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是渭南市司法局積極響應市委“高舉旗幟、響應號召、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主題活動,緊扣全市“十項重點工作”,推進完善渭南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又一強力舉措。
《實施方案》明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整合優化各類法律服務資源,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實施方案》強調,要依托各級政務服務大廳(中心)、綜治中心、法律援助機構、鎮(街)司法所等現有資源,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市、縣(區)、鎮(街)、村(居)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集中受理和解決群眾法律服務事項,打造城市半小時、農村一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要以信息化建設為統領,依托陜西法網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應用,推進全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與市、縣兩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線上線下融合,推動集網站、微信、移動客戶端等一體化應用服務,逐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
要充分發揮司法所統籌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宣傳、基層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等功能;健全村(居)法律顧問制度,加快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要加強市、縣(區)法律援助機構建設,將法律援助納入政府民生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將低收入群體、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單親困難母親等特殊群體和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點對象,不斷擴大法律援助的覆蓋面;要穩步增加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人員、仲裁員數量,加快發展政府法律顧問隊伍,適應需要發展司法鑒定人隊伍,積極發展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優化公共法律服務隊伍結構;要強化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加強調解工作、推進公證改革,健全完善仲裁管理制度、加快司法鑒定管理體系建設等,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
要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組織法律服務團、開展專項法律服務活動,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作用,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要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公職律師選聘機制,積極為黨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提供法律服務;要積極為防范重大風險隱患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提供法律服務,不斷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
要強化統籌協調、健全管理機制、完善評價考核,逐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機制等。
《實施方案》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把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明確責任和時間表、路線圖,集中力量推進工作落實。各級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部門和律師等行業協會要履行職責,加強督促指導,注重宣傳引導,定期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展、成效及保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促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全面建成。
《實施方案》同時印發了《渭南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實施標準》《渭南市公共法律服務發展指標》《渭南市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清單》等,明確了各類法律服務機構資質認定、設施建設、人員配備、業務規范、工作流程等實施標準,公共法律服務業階段性發展目標等公共法律服務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