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城法院通過訴訟保全措施與調解工作的深度結合,成功化解一起勞務合同糾紛,幫助原告快速追回被拖欠的薪資勞務費1.5萬余元。這起案件中,法院靈活運用保全手段,既保障了當事人合法權益,又為糾紛調解與主動履行奠定堅實基礎,彰顯司法為民的溫度與力度。
討薪無門,農民工無奈起訴
2015年,原告受雇于被告王某,在韓城市西莊鎮下甘谷村甘谷幼兒園做內墻粉刷乳膠漆工作。2016年1月6日,經原、被告雙方結算確認,被告應付原告勞務費92400元。后被告支付了77400元,現下欠原告15000元未付。多次催討無果后,原告向韓城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勞務報酬。
保全發力,筑牢權益“防火墻”
立案受理后,被告經傳喚拒不到庭,承辦法官敏銳意識到,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可能面臨被告轉移財產導致后續執行困難的風險。經當事人申請,法院迅速啟動訴訟保全程序,對被告名下銀行賬戶、支付寶賬戶、微信賬戶等財產進行查控,并向其送達保全裁定書,明確告知拒不履行義務的法律后果。保全措施的快速實施,不僅有效震懾了被申請人,也為后續調解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調解破冰,案結事了暖人心
保全措施落地后,法官以保全為切入點,積極開展調解工作。一方面,向被告王某釋明其財產已被控制,若繼續拖延將面臨強制執行甚至被納入失信名單的風險;另一方面,引導原告換位思考,在利息等方面適當讓步。經過多次協商,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勞務費15000元,并承擔案件訴訟費用。協議簽訂后,被告王某當場履行,原告已順利拿到勞務費。
以保促調,構建解紛新路徑
“多虧法院及時采取保全措施,讓我拿到了血汗錢!”原告激動地說道。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韓城法院深化“以保促調、以保促執”工作機制的典型實踐。近年來,韓城法院充分發揮訴訟保全的“杠桿效應”,通過財產查控、凍結等措施,促使當事人理性對待糾紛,主動履行義務,有效提升案件調解成功率與主動履行率。
下一步,韓城法院將持續深化訴訟保全與多元解紛機制的融合,聚焦民生領域矛盾糾紛,以司法手段為弱勢群體撐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司法的“速度”與“溫度”惠及更多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