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柳花”是一種生長在阿里的特有植物,它身處雪域之巔,堅韌而挺拔,生命力頑強。恰似這位從雪域高原來到渭水河畔的女警,遠離故鄉、親人,卻在這片熱土堅守了5年,用青春和熱血在戶籍窗口,書寫了一篇篇服務群眾的動人篇章。她就是市公安局臨渭分局東風街派出所戶籍民警旦增卓瑪。
2020年,旦增卓瑪懷揣著對公安事業的無限熱忱和滿腔熱血,告別父母、丈夫和剛滿一歲的女兒,從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西藏阿里,來到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的渭南市臨渭區,開始了火熱的警營生涯。
“剛剛接觸戶籍工作的時候,才發現這小小戶口簿是‘大有學問’啊。”她感慨自己剛成為戶籍民警時總是一頭霧水,一邊是匱乏的戶籍業務知識,一邊是方言的溝通困境。于是她開始瘋狂“惡補”,在書本里學一學,實踐中練一練,要是還有短板空缺,再找所里的前輩們問一問。5年的時光中,經手的一本本戶口簿、一張張身份證、一疊疊資料既鋪砌了她的專業之路,也搭建起警民連心的橋梁。
2024年5月,一位年邁老人來到戶籍室,想要辦理戶口遷移手續,由于老人聽力不好,溝通起來十分困難。卓瑪就一遍遍耐心解釋,在紙上寫下關鍵信息幫助其理解,最后成功為老人辦理好手續。“謝謝額娃”老人臨走時,緊緊握住卓瑪的手表示感謝,老人掌心的溫度就這樣蔓延到她的心里,暖暖的。
工作之余,她總是習慣性地摸出手機,看看女兒的照片,4000公里外故土的點點滴滴,總能勾起她心中的絲絲牽掛。“你就不想家里人嗎?”總是有人這樣問卓瑪。“想呀,但我更想成為女兒的驕傲。”她總是笑著回答。因為她知道一紙戶籍,關乎悠悠民生,自己辦理好每項戶籍業務,落實好每項戶籍政策,才能為轄區群眾傳遞“民生溫度”,標記“幸福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