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民族記憶的背影和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承載著歷史厚度和人民情感。值此“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為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欣賞民族文化瑰寶,3月6日,臨渭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干警走進渭南市非遺傳習館,共同感受非遺文化之美。
渭南市非遺展示傳習館位于市文化藝術中心三樓,內設民間文學展區、傳統戲劇展區、傳統音樂舞蹈展區等七大功能展區,陳列展示重要非遺項目200余項,充分展現出渭南“非遺”的特色優勢,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渭南人民獨特的記憶,展現著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傳遞著豐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力量。
伴隨著講解人員對非遺文化的歷史由來、藝術特色、制作工藝等的生動講解,干警依次對肘木偶、布老虎、皮影、刺繡、面花、剪紙等展區作品進行參觀。面對琳瑯滿目的非遺作品,干警們目不暇接,贊嘆不已,大家時而駐足栩栩如生的渭北風情泥塑,感嘆匠人妙手造物,將隨處可見的泥土打造成留存了四時光陰的視覺盛宴;時而凝神精美絕倫的面花,討論作者如何精益求精,于每處細節上展現對美的極致追求。
非遺作品藝術形式多樣,表現主題豐富,展現著流動的文化生命力,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引發干警的關注和思考。對此,該館講解人員表示,展館經常通過免費開放、公益教學、組織體驗活動等方式吸引群眾走進非遺、體驗非遺,通過讓非遺走出展館,走入生活的方式,期待非遺能夠遍地生花。
非遺之美浸潤心靈,非遺保護責無旁貸。今后工作中,全體干警將會把非遺保護、傳承使命內化于心,外踐于行,通過扎實履職盡責傾情保護文化根脈,以檢察擔當推動文化傳承,以法治力量守護文明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