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老百姓最樸素的向往,也是渭南高新公安始終如一的追求。
今年以來,渭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公安機關派出所提檔升級“百千工程”部署要求,牢固樹立“以防為主、以防為上”的預防警務理念,精心謀劃部署,精準靶向發力,分批壓茬有序推進,做到一所一品牌、所所有特色,不斷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書寫著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度“雙提升”的平安答卷。
智慧警務提升工作效能
10月4日,年逾古稀的李貴乾(化名)了了一樁心事:闊別70年后,他與哥哥一家團聚。
這場跨越70年的重逢,離不開渭南高新公安的“智慧大腦”。
70年前,年幼的李貴乾跟隨母親離開渭南,前往山西生活,漸漸和老家斷了聯系。從稚嫩孩童到成家立業,再到兒孫滿堂,他始終掛念著留在渭南的親人。這些年,他四處打聽,終無功而返。
國慶假期,李貴乾重返故鄉,來到了渭南高新公安分局良田派出所。值班民警史紅軍接過老人遞來的一張尋親信息紙條,明白了老人的來意。
時間跨度長,上了年紀的李貴乾依稀記得當時和家人住在渭南周邊帶有“田”字的村莊,記不清楚具體地址。
提供的線索非常少,要找到李貴乾的親人無異于大海撈針。但是,良田派出所民警沒有放棄,民警通過綜合指揮室這一“智慧大腦”,科學分析研判,比對篩查關鍵信息,并深入轄區走訪調查。當晚,李貴乾見到了朝思暮想的親人。
這是渭南高新公安深耕“主防警務”的縮影。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對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深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勢在必行。自“百千工程”開展以來,渭南高新公安向“算力”要“戰力”,巧布“兵力”壯“實力”,邁出一步步公安工作現代化的堅實步伐。
今年以來,高新公安分局積極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深化“兩隊一室”警務模式改革,進一步做精綜合指揮室、做專社區警務隊、做強案件辦理隊,深耕細“治”做實“主防警務”,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時,強化科技賦能,緊扣信息化采集、智能化辦案、便捷化服務,用好用活各類平臺,強化數據分析研判,精準服務實戰,效果明顯。
“截至目前,我們所已偵辦各類案件62起,轄區盜竊等可防案件同比下降27%。”高新公安分局良田派出所副所長郗鵬說。
“叫醒服務”升級預防警務
冬夜,寒氣逼人。
晚上7時,在渭南萬達廣場,閃爍的警燈,民警巡邏的身影,給了群眾“看得見”的安全感。萬達廣場是渭南城區主要商圈之一,每逢周末人流量劇增,日人流量最高峰時能達到萬余人,是群防群治的重點區域。
凌晨12時,和往常一樣,高新公安分局白楊派出所民警劉朝輝和同事準時出發,前往轄區重點區域開展“叫醒服務”,警民聯動守牢安全防線。
白楊派出所轄區內有大型商圈、高校及新建小區,流動人口大,治安形勢復雜多變。如何多維度織好織牢織密轄區“平安網”?
該所緊盯基層社會治理短板和難題,結合盜竊、砸車玻璃等高發、多發警情的特點和規律,每日凌晨12時到5時之間,堅持開展“零點”巡邏和安防提醒工作,不斷夯實安全防范主體責任,切實提升其防范意識,有效預防違法犯罪活動發生。巡防中,民警深入轄區學校、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在建工地、重點路段等場所開展巡邏和督導檢查,提醒夜間安保值守單位、人員加強安全防護,提高警惕,有效降低發案,減少財產損失。
“叫醒服務開展以來,我們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5人,轄區工地未發生一起盜竊案件,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0%。”高新公安分局白楊派出所副所長張永奇說。
下一步,高新公安分局將加大工作力度,對派出所全面實施升級改造,持續深化“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工作規范,完善運行機制,讓打防更有力,推動公安派出所工作高質量發展,在更高起點上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