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2024年已接近尾聲。過去的一年,于未成年人檢察室,是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一年,是守望相助、賡續前行的一年,也是始終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全面履行未成年人保護檢察職責的一年。
該院全力打造“冬蕾姐姐”未檢工作品牌,充分發揮未成年人檢察“一站式”辦案區平臺優勢,集中開展未成年人檢察業務,一站式辦理涉未案件、教育幫扶、心理疏導、法治宣傳等工作。
一、念好“新”字訣
創新社會支持體系
聯合共青團區委、市心理學會公開招募第二批專業司法社工12名和司法督導5名,推動專業化辦案與社會化保護緊密銜接。聯合渭南師范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簽署《渭南市臨渭區關于構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檢學研基地”合作框架協議》,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依托“檢察+團委”“檢察+心理”合作框架,探索建立附條件不起訴“1+3+N”考察幫教新模式,今年以來共為8名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開展專業化考察與社會化幫教。其中,辦理的王某某盜竊附條件不起訴案,精準幫教助力涉罪未成年人回歸,入選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工作典型案例。經驗材料《黑夜里的一束光——臨渭區人民檢察院深化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工作紀實》先后被《渭南日報》、陜西政法微信公眾號刊發。《多措并舉深化社會支持 合力守護幼苗成長》被陜西檢察微信公眾號刊發并獲區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批示。并就工作創新及亮點接受陜西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秦風熱線》訪談。
二、念好“實”字訣
提升綜合履職實效
針對涉未重點領域,就強制報告制度履行不到位、賓(旅)館業違規接待未成年人等問題,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2份,訴前檢察建議13份。詳細梳理近3年辦理刑事案件,針對未成年人常見侵害類型向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1份,獲區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批示。嚴審細查未成年人民事侵權線索,成功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2件,有效串聯支持起訴、司法救助、社會幫扶和法律援助等多重救濟途徑,幫助1名未成年人變更監護權,被民政部門納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范圍,工作做法先后被《檢察日報》《西部法制報》報道,該案例入選陜西省檢察院聯合西影集團創辦全國首檔聚焦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社會治理的大型融媒體專題欄目《檢佑未來》。
三、念好“廣”字訣
拓寬外部聯動范圍
協調召開全區第一次未成年人檢察聯席會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聯合區民政局、區教育局、共青團區委、區婦聯共15家單位會簽《渭南市臨渭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壓緊壓實政府保護主體責任。積極參與“控輟保學”專項行動,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經比對累計發現輟學未成年人1名,酒店賓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入住問題1件,針對性制發檢察建議2份,聯合區教體局會簽《渭南市臨渭區涉案未成年人控輟保學協作配合工作實施辦法》,壓實“控輟保學”監管職責。
四、念好“深”字訣
讓法治宣傳深入人心
組織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教育活動16場,接受上級領導、社會團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少年學生等來院參觀10余次。聯合共青團區委、公安機關、市青少年心理學會,組織開展以“守護成長“未”你而來”為主題的關愛困境、留守兒童暨法治宣講進校園活動,累計發放法治宣傳手冊千余份,為留守兒童贈送學習物品,入戶走訪困境兒童家庭,深入了解其學習和生活狀況。聯合共青團區委、市心理學會深入學校開展“與法同行,檢護青春”開學季普法活動,現場聘任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小小少年”觀察員10名。
在未檢全體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檢察室被評為2023年度市級優秀辦案團隊,團隊成員榮獲“臨渭區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個人”、“優秀通訊員”。2篇經驗材料被陜西政法、省院公眾號刊發,5篇信息被陜西省院、渭南市院采用,1案例入選省院典型案例,16篇宣傳稿件刊稿于《檢察日報》《西部法制報》《西部法制傳媒網》《渭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