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2024年10月28日11版刊載臨渭公安創新基層治理模式經驗文章“‘葡萄警務’護航甜蜜致富路”。
原文如下:
10月17日,在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的葡萄種植園,一串串晶瑩剔透、色澤誘人的葡萄掛滿藤蔓,果農正忙著采收。
“今年的葡萄成熟啦,我們又來收購了……”廣東客商江國東熱情地與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下邽派出所所長王鵬打招呼。
說起與江國東的緣分,王鵬說:“2023年9月底,我們接到江先生的報警,稱自己與果農發生糾紛。民警現場調查后,了解到江先生與果農約定采購全紅的葡萄,但在裝車抽檢時發現部分葡萄是綠果,未達到采購品質要求?!?/span>
在下邽鎮葡萄購銷矛盾糾紛調處室內,派出所民警與下邽鎮葡萄購銷調委會成員結合一些實際案例,對果農釋法說理。雙方很快達成了書面調解協議,順利交易。
作為全國知名的鮮食葡萄生產基地,目前,下邽鎮的葡萄種植面積達6.8萬畝,葡萄產業已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
為護航轄區特色產業發展,下邽派出所聯合下邽鎮政府、葡萄產業協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組成下邽鎮葡萄購銷調委會,針對葡萄購銷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探索建立一站式集成、全鏈條共治的葡萄購銷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暢通果農、客商、經紀人三方訴求表達渠道,全力護航轄區葡萄產業發展。
“太感謝派出所的民警了,要不是他們及時介入調解,我這10多畝陽光玫瑰葡萄就不好賣了?!毕逻炴傋瞎骞r李大民告訴記者。
今年8月下旬,有位客商向李大民訂購了10畝葡萄,約定以每公斤8元的價格收購,并支付了1萬元定金。到了正式采摘時,因當地市場價格下降,客商不愿以原價格收購,想要回定金取消訂單,雙方僵持不下。
這時民警與葡萄購銷調委會工作人員及時介入,聯合葡萄經紀人做雙方工作,聚焦雙方爭議的收購價格,給出合理解決方案,促成交易順利進行,保障雙方的利益。
“葡萄屬于鮮食水果,如果矛盾糾紛不能及時化解,對果農和客商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毕逻炴偲咸旬a業協會會長梁福民告訴記者。
作為葡萄購銷調委會的調解員,每到葡萄豐收季,梁福民就與調委會成員往返于下邽鎮各個葡萄交易市場、果園,講政策、聽訴求、解糾紛。
“除了梁會長這樣的鄉賢,遍布全鎮的300余名葡萄經紀人在涉農矛盾糾紛調解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蓖貔i說,葡萄經紀人是果農和市場間的一座橋梁,傳遞著供需市場的一手信息。
下邽鎮葡萄產業協會對全鎮300余名葡萄經紀人逐一備案,一方面督促經紀人不擾亂市場行情,按時支付果款,維護下邽葡萄良好的市場信譽,一方面有效發揮經紀人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鼓勵經紀人協助民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
“對果農和客商發生的一般性矛盾糾紛由經紀人就地化解,無法調解的由葡萄購銷調委會介入調解,全力做到常見糾紛就地化解、及時化解、妥善化解?!绷焊C裾f。
“鄉親們!豐收了,掙的錢可要保管好,如果接到理財投資的電話可一定要警惕!”“農忙時,記得關好家里的門窗,注意防盜!”下邽派出所民輔警走進田間地頭,及時向群眾宣傳安全防范知識。
“我們將進一步推行‘葡萄警務’,依托下邽鎮葡萄購銷調委會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及時回應果農的急難愁盼,在希望的田野上護航鄉村振興?!蓖貔i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