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陽縣持續鞏固提升省級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成果,深入實施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不斷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為合陽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法治新動能。
聚焦實力更強
夯實全面提升執法能力“基本功”
黨政重視,增強行政執法“保障力”。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先后多次研究部署行政執法、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等工作,將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作為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任務,并納入法治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優化司法局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為全縣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提供了堅強保證。
依法公開,增強行政執法“公信力”。34個行政執法部門主動在縣政府網站公開權力清單,及時公示本單位執法職能、執法人員、辦事流程等信息,在執法過程中,堅持做到規范著裝、亮證執法、文明執法,執法決定等事后執法信息,主動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筑牢根基,增強行政執法“支撐力”。深入實施《陜西省行政執法證件“紅黃綠”管理規定》,制定《合陽縣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有序開展行政執法證件清理和信息維護工作,邀請省級知名專家教授,舉辦全縣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會,大力提升行政執法人員業務水平。
精準賦權,增強行政執法“續航力”。圍繞“走在前、勇當先、做示范”的要求,與縣委編辦加強聯動銜接,召開全縣向鎮(街道)下放部分縣級行政執法權座談會,明確任務分工,夯實工作責任,采取“一鎮一清單”,精準化放權,同時加強執法保障,打通行政執法“最后一公里”。
聚焦滿意更多
打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大膽創新,增強行政執法“釋活力”。全面梳理、規范和精簡行政執法單位涉企行政執法項目,推行“綜合查一次”制度,堅決杜絕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頻繁檢查等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聯合縣營商辦,打造“碼上監督”平臺,讓群眾訴求“一鍵達”“碼上辦”,為市場主體干事創業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規范管理,增強行政執法“約束力”。大力推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印發《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全面梳理公示全縣4批30項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清單,積極為企業、群眾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政務服務。
強化監督,增強行政執法“內驅力”。選聘33人擔任第四屆縣政府行政執法特邀監督員,建立行政執法監督與12345政務便民服務熱線合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執法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3份,全面督促行政執法人員端正執法理念,改進執法作風,提高執法效能。
府檢聯動,增強行政執法“規范力”。建立健全行政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工作中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案件通報、聯席會議等機制,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和優勢,整治行政執法行為侵害群眾及企業合法權益等突出問題,以聯合評查“小切口”,助力執法質量“大提升”,全面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聚焦質量更高
使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連環招”
圍繞重點,增強行政執法“影響力”。鞏固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印發《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行政執法單位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運動式執法、“一刀切”執法、簡單粗暴執法、過度執法等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臺賬、開展專項整治,逐一銷號解決。
緊扣民生,增強行政執法“承載力”。緊盯群眾反映強烈以及社會輿論關注的突出問題,持續加大對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的行政執法監督力度,關注“小投訴”后的“大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包容審慎,增強行政執法“親和力”。指導全縣執法部門建立健全自由裁量基準,推進包容審慎監管,制定公布3批19類300項《市場主體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更好保護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科技賦能,增強行政執法“驅動力”。建立執法數據匯集、信息共享、執法監督、分析評價機制,督促市監、城管、農業農村等部門積極應用智慧執法平臺,讓執法人員實現“云巡查”“云備案”,加強對行政執法的全過程、全鏈條、閉環式監督,切實提高行政執法監督效能。
下一步,合陽縣將在精準服務上再發力,在提升質效上再加碼,緊盯政府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重大民生問題和重點執法領域,發揮對行政執法行為的規范和監督作用,助推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法治合陽建設描繪更新更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