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政法網(通訊員 肖勇)今年以來,富平縣牢固樹立“平安一盤棋”思想,緊盯打造“首安之城”目標,由縣委政法委牽頭指導,匯聚16個鎮(街道)政法力量,深化“多元共治”基層治理體系,把各類風險矛盾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努力繪就基層平安穩定“富春山居圖”。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最大共識
建強班子,完善組織領導??h鎮兩級著眼“治理有效”總要求,黨委(黨工委)主導,統籌相關職能部門、基層政法單位,堅決貫徹第一要務抓發展、第一責任護平安原則,構建“一把手主抓、一體化推進、一條鏈落實”工作機制。
把牢重點,聚焦主責主業。堅持政治建設統領,采取“1+N”模式,以平安建設為主線,聚焦矛盾調處、隱患整治、掃黑除惡、防邪反邪、治安防控等重點,一體謀劃、整體推進,樹牢“大平安”理念。
淬煉隊伍,激活干事動能。扎實做好思想教育、作風建設、理論學習、隊伍管理工作,開展知識“大培訓”、技能“大練兵”,錘煉一專多能骨干力量,激發隊伍奮進活力,確保平安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落細。
堅持多維推進,擰成最強合力
“一把尺子”明標準。“平安不平安、群眾來評判”,將“九率一度”作為衡量基層平安建設的標尺,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實行“12345”工作法,“1”是建強“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2”是壓實鎮(街道)村(社區)兩級責任,“3”是深化三力聯調(司法力量、行政力量、人民力量),“4”是強化鎮(街道)、村(社區)、組、部門四級聯動,分級分類處置民情問題,實現基層治理五大提升。上半年,全縣鎮(街道)矛盾糾紛及信訪件問題辦結率98%以上。
“一套網格”優服務。建立“縣鎮村組”四級網格管理體系,落實矛盾糾紛和信訪維穩網格化管理,統籌片區民警、基層人民調解員、治安巡邏隊力量,建立“一格多元、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網格員隊伍,實現“多網合一”。強力推動鄉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融通矛盾調處、信訪工作與網格治理聯動,促推治理觸角延伸到最基層。上半年,基層網格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件,化解率達97%,群眾滿意率明顯提升。
“一種理念”提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突出源頭治理,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指導、督促、聯合村級調委會及時處置,確?!靶∈虏怀龃澹蟠宀怀鲦?,矛盾不上交”。緊緊圍繞民生領域和涉群眾利益問題,有效發揮綜治中心主陣地作用,實現“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努力將矛盾糾紛處置在始發。
堅持三治融合,突出最強措施
自治增活力。以“自謀、自建、自管”激發內生動力,推動“群眾自治”發展。成立自治小組,組建“巡邏隊”“紅袖章”志愿服務隊等自治力量,推進矛盾糾紛調處、群眾法律援助等工作,助推“齊抓共管、鄉鄰自治”格局加速構建,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同時,深化“村務紅黑榜”“一約四會”等舉措,將自治“軟要求”轉為共建“硬約束”,營造自建自治濃厚氛圍。
法治強保障。深入開展“平安管家服務”活動,普及安防知識,宣傳法律法規,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將法治理念和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上半年共組織開展活動3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8萬余份,接受群眾法律咨詢3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5人次。選派103名法治副校長,不斷織牢織密青少年普法網絡,有力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增強法治服務功能,突出解決土地流轉、房屋租賃等矛盾糾紛問題,用法治手段為企業排憂解難、出謀劃策,夯實基層經濟社會發展法治保障。
德治揚正氣。著力塑造基層社會道德規范,強化道德教化作用,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評選表彰,發揮“新鄉賢”引領凝聚作用。堅持宣傳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典型事跡,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定期為老人舉辦“懷德生日會”,使崇德尚法、弘揚公序良俗成為群眾內在需求,外化為行為自覺。
堅持中心下移,提供最優支撐
強化基層法治意識。對基層政法隊伍進行《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相關培訓,進一步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開展“八五”普法活動,營造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加強基層工作保障。縣委政法委每月召開鄉鎮政法委員月例會,創新開展現場觀摩、交流學習等活動,實現“互學互促、補短強弱、整體提升”目標。持續加強基層政法各單位信息互通、聯合協作力度,有力推動形成治安聯防、矛盾聯調、問題聯治、法治聯抓、平安聯創的社會治理格局。
提升基層工作效能。縣委政法委組織開展“平安細胞”及“楓橋式”基層單位系列創建,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樣板。指導在全縣建設16個矛盾糾紛特色調解室,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吸納人民調解、心理服務、司法援助等力量,搭建協商議事平臺,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