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柳枝司法所收到來自華陰市群眾袁某和柳枝鎮劉某、付某的錦旗。錦旗上“為黨盡忠法治繪‘楓’景 與民魚水調解建‘橋’梁”幾個字熠熠生輝,群眾劉某說:“趙所長為民解憂公道正派,真的是群眾的父母官!”趙宏奎所長糾正道:“你們才是我的衣食父母,能為你們排憂解難是我的榮耀。”
2024年2月,在一次走訪中,柳枝鎮新拾社區劉某向柳枝司法所反映,自己耕地內的小麥被一養殖場的糞水灌溉后,出現了成片死亡的現象,他也不知道與養殖場怎么解決。趙宏奎所長立即回應:“走,帶我去你耕地里看看。”在耕地內,工作人員對比了受損小麥和未受損小麥的根系生長情況、麥苗返青情況,當場答復劉某:這個事情你放心,我們幫你解決。在與養殖場取得聯系后,群眾華陰市群眾袁某、柳枝鎮付某又相繼來柳枝司法所反映,自家的小麥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柳枝司法所立即將三起案件并案處理。受理案件后,柳枝司法所首先聯系養殖場,邀請農業技師實地查看,研究補救措施,最大程度上減輕企業和農民損失,經過大水灌溉后,耕地內70%青苗有幸保住。

2024年4月,柳枝司法所與養殖場溝通賠償方案,群眾認為小麥已經嚴重受損,雖然保住了70%青苗,但是保住的青苗也不同程度出現了不抽穗和抽穗遲的現象,要求按照減產45%進行賠償。養殖場堅持要按照30%的減產進行賠償。多次溝通后,柳枝司法所提出方案:耕地內的小麥,自2024年5月起,由養殖場負責管理收割出售,小麥收割后按照實際收割面積、平均畝產和市場價格,每畝減去收割、運輸、農藥、管理等費用70元,核算出毛收入支付給群眾。當事群眾和養殖場均表示認可。
2024年6月,小麥收割完畢后,柳枝司法所借助單機面積測量儀對三戶群眾土地面積分別進行測量,又分別走訪了華州區多家糧食收購站了解小麥收購價格,最終確定每畝賠償金額。6月28日,三戶群眾的共計11萬余元賠償款全部兌付完畢。
三戶群眾特意在建黨節送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引來附近群眾圍觀鼓掌,柳枝司法所所長趙宏奎向群眾表態:感謝大家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我們司法所的同志,就是要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就是要做黨的忠誠衛士,做群眾的貼心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