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陜西省委政法委通報,全省政法系統70篇調研報告被評為2023年度全省政法系統優秀調研成果,其中法院系統11篇調研獲獎。潼關縣人民法院院長張鋒華、環資審判團隊負責人楊柳青共同撰寫的《以法治之水 潤生命之源——潼關法院“司法治黃”調研報告》獲評三等獎。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第一個以流域為單元的重大發展戰略,必須運用法治手段,切實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得到貫徹落實。潼關地處陜西關中東大門,秦、晉、豫三省交界,黃、洛、渭三河交匯,有黃河和秦嶺兩大生態屏障,地理位置特殊,潼關段黃河保護治理,不僅對該流域段的生態安全、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對中下游流域地區也有著積極影響。
近年來,潼關法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多措并舉,在環境資源審判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該院成立調研課題組,對近年來其在黃河流域治理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做法及存在問題進行總結、梳理分析,并立足實際,通過咨詢環境資源專家、查閱大量文獻、與相關部門交流溝通、調取材料數據、實地走訪等方法,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積極探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司法治理新模式。該院理論實踐相結合,積極推動調研成果轉化,成功打造“一核兩線四點”生態保護構架,為區域探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司法協同治理新格局”做出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