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和諧的基礎,平安是發展的前提,平安是人民的福祉。今年以來,潼關縣在榮獲平安銅鼎的基礎上,繼續以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為目標導向,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聚焦重大活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潼關縣堅持把確保政治安全作為平安建設工作的首要任務,特別是在元旦、春節、“五一”“十一”等重要節點節慶期間,及時啟動維穩安保戰時工作機制,嚴格落實24小時專人值班和日研判、“零報告”制度,對各鎮(辦)、各部門矛盾糾紛排查情況和不穩定因素化解情況進行通報,對排査出的不穩定因素和苗頭性問題,落實專人負責,逐事、逐人提出化解對策,確保把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適時啟動等級查控勤務,在陜豫界增設臨時查控點,全天候開展武裝查控,堅決防止危險人員、車輛及物品過境,守護陜西“東大門”及縣域的絕對安全。
聚焦嚴打整治,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潼關縣以解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治安問題為突破口,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化“破小案暖民心”,嚴厲打擊群眾身邊的“盜搶騙、黃賭毒”,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成功偵破“5·10”“5·16”跨境網絡賭博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凍結賭資8300余萬元;累計偵破本地現發電詐案件70余起,帶破外地電詐案件90余起,追贓挽損150余萬元,全縣預后被騙率大幅下降至1.09%,位居全市第二,電詐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持續開展治安大清查、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等系列活動,對全縣范圍內的賓館、“九小場所”、礦山坑口等重點場所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清查,全天候開展巡邏防控,有力促進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向好。
聚焦源頭治理,深化矛盾糾紛化解。潼關縣以解決影響群眾幸福感的社會矛盾為突破口,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綜治中心平臺建設的意見》,整合現有資源、人員、設施,優化升級全縣三級綜治中心。建立多警聯動、分片包干、晝夜巡邏工作機制,發展壯大平安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群防群治隊伍等“紅袖章”平安志愿者服務隊,筑牢三級巡防體系建設。出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訴源治理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建立動態排查研判、清單管理、多元調處、跟蹤回訪、倒查問責五大機制,學習借鑒韓城“四聯調解”工作法,充分運用“代表委員調解工作室”、金牌調解員“李永俠調解工作室”調解模式,常態化開展“三進三排查三化解”活動,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聚焦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潼關縣以提升群眾對平安建設的知曉率和滿意度為突破口,采取“傳統+特色”“線上+線下”“平安+行業”“宣傳+文藝”相結合的方式,以“三官一律進村(社區)”“百萬警進千萬家”“政法干警一線日”活動為載體,全面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宣傳活動,進一步厚植群眾的平安理念、法治理念,引導群眾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群眾法治意識穩步提升。將平安創建觸角延伸到企業車間、文化旅游、交通通訊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各行業,成功創建平安企業3個、平安景區和平安醫院各2個,激活“平安細胞”,形成共創平安、共護平安的良好局面。
風正時濟揚帆起,擊鼓催征開新局。潼關縣將鑄就絕對忠誠之魂,深植服務群眾之根,踐行公平正義之責,努力以工作實績新突破,創造平安和諧新家園,全力為縣域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