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全國第三個“民法典宣傳月”,渭南市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以“法律九進”為重要舉措,豐富宣傳方式,創(chuàng)新普法手段,營造全社會學習《民法典》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識。
周密安排部署,加大統(tǒng)籌規(guī)劃力度
及早籌劃,年初將民法典學習宣傳納入《2023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和《渭南市2023年度普法責任清單》,納入全市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guī),為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根據中省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第一時間制定印發(fā)了《關于開展全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動的通知》,以《民法典》進企業(yè)、進校園、知識競答等7項活動為主要內容開展主題月宣傳活動。市級各單位、各縣(市、區(qū))也相繼制定了活動方案,在全市掀起了學習宣傳民法典的熱潮。
多種方式并舉,擴大法治宣傳廣度
一是全面鋪開線下宣傳活動。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需求精準普法,發(fā)放《民法典進社區(qū)》《民法典進農村》《民法典進校園》《民法典進企業(yè)》四類書籍,并組織各縣(市、區(qū))司法局利用“八五”普法團、法律明白人等積極開展“法律九進”,各基層司法所配合鎮(zhèn)(街道)懸掛橫幅、設置法律咨詢臺、發(fā)放宣傳單、贈送普法書籍、舉辦法治宣講進鄉(xiāng)村等方式,為群眾講解《民法典》、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以普法責任清單提示函為抓手,落實“誰執(zhí)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市級各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針對各自行業(yè)、管理對象、服務群體等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讓《民法典》真真切切走進群眾生活。

二是全力創(chuàng)新線上宣傳活動。以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名義,在“法潤渭南”微信公眾號組織開展“民法典有獎競答”活動。各單位、各縣區(qū)干部群眾積極參加,充分達到了以練促學的目的;發(fā)布“每日一法|法治盲盒”,拓展宣傳新形式,以年輕群體喜愛的“盲盒”形式提高群眾閱讀積極性,了解《民法典》重要知識內容;在市廣播電臺《環(huán)境熱線》播出民法典專題節(jié)目,就合同簽訂、民間借貸等群眾身邊事為例開展解讀;各地各部門利用多種資源,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LED、車載電視等多渠道多方式,發(fā)布《民法典》知識,講述案例小故事,闡釋民法典精神。
三是強化青少年群體宣傳力度。加強對高等職業(yè)院校的法治宣傳教育,在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舉行“‘典’亮校園·成長守護——民法典宣傳月 送法進校園活動”。圍繞當下校園內高發(fā)的“套路貸”、“幫信罪”等違法犯罪現(xiàn)象為同學們開展法治專題講座。各縣(市、區(qū))積極組織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開展民法典進校園宣講活動,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積極性的同時,還在學生幼小的心里種下了法治的種子。
結合重點工作,拓展法治宣傳深度
一是結合“三個年”活動,推進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突破。渭南市司法局聯(lián)合市工商聯(lián),以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開展“百名律師進百企”“民營企業(yè)法治體檢”等活動,全市450余名律師與115家民營企業(yè)建立結對服務機制,圍繞法律法規(guī)宣講、防范處置風險、妥善化解糾紛等五項內容開展服務,不斷增強企業(y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提升依法經營、規(guī)范管理、合規(guī)發(fā)展能力,全力推動高質量項目發(fā)展,營造良好法治營商環(huán)境。
二是結合基層“三治”,推進“法律明白人”示范培養(yǎng)。以省市級示范點創(chuàng)建為抓手,在宣傳月期間培樹新一批“法律明白人”并頒證授徽。加大對全市“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基層人民調解員等的民法典法律知識培訓,有效發(fā)揮“法律明白人”的普法宣傳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將民法典送入千家萬戶。

三是結合打造法治文化品牌,開展法治作品征集活動。挖掘傳統(tǒng)文化、地方特色,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在全市開展以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為主題的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動。截止目前,共征集法治書畫、戲曲、快板、小品、歌曲等優(yōu)秀作品30余部,并計劃開展廣泛推介宣傳,進一步提升法治文化影響力。
渭南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月活動,構建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格局,努力讓每一個人民群眾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運用民法典,切實增強廣大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信仰,全力建設法治渭南、平安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