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司法局在強化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監督工作基礎上,將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后評估作為檢驗制度的一把“標尺”,通過“四個統一”,對實施了一定時間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效果開展評價,確保政令暢通,切實維護法治統一。
統一部署安排,打造規范化管理新模式。為了解和掌握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效果,2020年渭南市司法局在全市安排部署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后評估工作,督促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對現行有效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認真梳理,全面統籌掌握行政規范性文件發布實施情況,為開展規范化管理工作打好基礎。
統一項目選取,開啟實施后評估工作。按照后評估工作的部署安排,將各縣(市、區)和市直各部門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或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行政規范性文件作為評估重點,科學擬定后評估項目,按照“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開展后評估工作。如市民政局選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合陽縣選取民辦非學歷文化教育培訓機構管理和城區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澄城縣選取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辦法等作為后評估項目開展了評估。
統一評估標準,為制度完善提供切實保障。在評估工作過程中采用抽樣調查、問卷調查、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論證會等方式,嚴格從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協調性、操作性、完善性、規范性、績效性7個方面入手,督促各承辦單位認真扎實對文件開展“全面體檢”,提出客觀公正的評估結論,為文件的廢止、修改等提供充足的現實依據,有效促進依法行政。
統一結果運用,守好“紅頭文件”監督管理責任田。對經評估決定修改的行政規范性文件,要求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參考后評估結果所反映的問題及建議,將后評估結果積極用于該文件起草、審核、清理等各項監督管理工作過程中,確保制定出臺的文件在原制度全面論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行政規范性文件質量。
近兩年來,渭南市先后對60余件行政規范性文件開展了實施后評估工作,經評估修改文件5件,廢止8件。下一步,渭南市司法局將常態化推動行政規范性文件實施后評估工作,不斷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全環節、全生命周期監督管理,為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