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黃河保護法》即將實施之際,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徐紅衛,少年庭負責人閔衛紅等一行3人赴大荔、合陽法院,開展以黃河保護為重點的環境資源保護調研工作。調研期間,徐紅衛分別與基層法院環資審判法官、當地黃河河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及合陽縣檢察院、洽川管委會等部門進行座談交流。

徐紅衛先后到大荔法院、合陽法院進行調研。大荔、合陽法院匯報了近年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典型案例、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黃河河務段等與會人員就黃河流域河道治理、濕地保護、土地資源、空氣及水資源污染治理等環境資源保護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針對各單位聯合執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徐紅衛講話
徐紅衛充分肯定了大荔、合陽法院開展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取得的成績,同時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當前做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要認清當地地理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特點,明確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向,增強做好環境審判工作信心,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三要強化“府院聯動”,凝聚工作合力。法院要加強與檢察機關、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保、河務、林業、農村農業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搭建解決環境資源糾紛平臺,形成環境資源保護的工作合力。四是要有品牌意識。要注意培塑典型案例,通過典型案例宣傳,不斷擴渭南法院環資審判的影響力。

徐紅衛還就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提出要求:一是要認真學習《黃河保護法》,深刻理解黃河保護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在審判工作中正確適用黃河保護法。二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環境保護意識。要充分利用各種傳播媒介開展《黃河保護法》和相關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公眾關注環境的問題,增強群眾生態文明意識和法治意識。三是加強沿黃濕失修復基地建設。要注重生態修復,因地制宜,建立沿黃、沿渭濕地修復基地,維護黃河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

調研期間,徐紅衛實地參觀了合陽縣人民法院在合陽縣黃河河務局東王河務段設立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聯系點,詳細了解了司法保護聯系點的工作職能等情況,實地察看了因非法挖沙被破壞的黃河濕地的修復效果。
來源:渭南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