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av丝袜天堂,ftsejiaw,免费AV女优小草在线观看,插嫩模视频

  • 今天是
首頁 >政法要聞 >正文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推進法治渭南建設——我市全面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述評
時間:2023-01-17 作者: 記者 任曉彤 來源:渭南日報
【字體: 打印

民主法治,國之基石。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改革決策部署,圍繞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的目標,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加快構建法治渭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格局,交出了一份亮點紛呈的改革答卷。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指明方向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使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秦東大地落地實施、開花結果,市民主法制改革小組要求各職能部門要落實好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全面發展協商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渭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渭南營造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

從市情民意出發 以立法善治為先

地方立法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形式,地方性法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立法的重要補充。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立法工作始終,讓立法更好體現人民意志。

“作為城鎮供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一環,二次供水是否實行專業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直接影響居民的供水安全和飲水健康,出臺《渭南市城鎮居民二次供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消除居民飲水潛在隱患,保障居民‘最后一公里’水質安全,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梁梅介紹。

經過多次調研、實地走訪,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條例》,在經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預審后,于2022年10月24日修改形成了《條例(草案修改二稿)》。10月27日,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對《條例(草案修改二稿)》進行第三次審議,并表決通過。12月1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批準通過,決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自2015年9月省人大常委會批準我市地方立法權以來,我市圍繞全市改革發展大局,不斷完善市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機制,在立法規劃選題、成立新一屆立法咨詢專家庫、用好“地方立法協同創新平臺”、充分聽取吸納意見建議、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規草案、組織立法聽證會、推動法規宣傳貫徹等方面探索、實踐、總結,先后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9部,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多個領域。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要求,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科學合理開展我市立法工作,守正創新完善立法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法規質量,為渭南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法治保障。

畫好最大同心圓 匯聚團結奮斗正能量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

2019年12月10日,渭南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成立,標志著全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進入了新階段。聯誼會成員有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和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以及新媒體從業人員等,通過聯誼交友、開展活動、社會服務等,為促進渭南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市新聯會成立以來,我們把全市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團結起來,為大家搭建起了參與社會治理、積極參政議政、實現自我發展的廣闊舞臺,2022年‘兩會’,我們有8名理事當選市人大代表,17名理事及會員當選市政協委員。”市新聯會會長成建輝說。

“作為一名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很榮幸被推薦為市政協委員,讓我有了更大的平臺去參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市政協委員、市新聯會會員楊春熹表示,未來,他將積極履職,用行動詮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初心,為渭南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更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謀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近年來,我市把創建具有時代特征、團結社會各界、體現統戰特色、為黨外人士所喜愛、充滿活力的各種載體作為擴大統戰工作影響的重要途徑,著眼于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溝通,主動與各民主黨派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和黨外知識分子廣交、誠交、深交朋友,在全市形成了關心統戰工作、支持統戰工作的良好氛圍。

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如何當好‘法律明白人’?”“‘法律明白人’如何開展工作?”……

2022年11月17日上午,在臨渭區2022年“法律明白人”培訓工作會現場,一堂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暨普法宣傳課讓人印象深刻。

建設法治社會,基層工作是重點。只有全體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作為一名基層法治宣傳員,要帶頭學習、全面把握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爭當聽黨指揮的明白人、法治建設的主力軍、普法守法的排頭兵、和諧穩定的守護者。”臨渭區杜橋街道司法所所長荊紅軍如是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

輔助決策、規范立法、統一執法、調處爭議……公職律師在法治渭南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僅2021年,全市公職律師100余名,全年共辦理各項法律事務1137件。

市市場監管局公職律師張京娟表示,作為一名市場監管公職律師,她將從執法有據、執法有力、執法有序、執法有度、執法有果五個方面嚴格做好執法工作,為法治渭南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干部是關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作為第一責任人,我始終堅持帶頭履行法治建設職責,把法治理念貫穿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過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依法規范行政行為,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做到‘行政審批流程更優化、政務服務過程更高效、企業群眾辦事更方便’,擦亮了‘渭好辦’政務服務品牌。”2022年12月9日,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西權在全市黨委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會議上表示。

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黨委(黨組)書記點評法治工作,形成渭南特色述法點評“125”工作模式,領導干部述法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全面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運用“簽、述、評、督、考”五步工作法,強化“一把手”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提高領導干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抵御風險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各項工作不斷納入法治化軌道。

2020年12月4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會議上,我市被授予“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富平、合陽、潼關、蒲城4縣被確定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綜合項目受表彰項目數量(5個)位居全省第一。全市行政復議機制改革成效顯著,市級行政復議機構增設2個科室、6個編制,臨渭區在全省率先啟用行政復議“六室一廳”標準化辦公場所,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受理行政復議案件共283件,其中市政府受理132件,各縣(市、區)受理151件,市縣兩級同期案件辦理數量創歷史新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市司法局局長種逢康表示,新征程上,將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法治建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時代方位、職責使命、奮斗目標,推動更高水平法治渭南建設,為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編輯:陳冰娟]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詳細]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促進全院干警凝心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