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渭南市公安局舉辦新聞發布會。記者 陳冰娟攝
陜西網訊(記者 陳冰娟)5月17日"世界電信日",渭南市公安局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犯罪工作的相關情況。渭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少飛,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李寧,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有組織犯罪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樊亮參加發布會,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處長張燕萍主持新聞發布會。
王少飛介紹情況時說,全市公安機關堅持嚴打方針,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2020年以來,全市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40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832人。“斷卡”行動以來,共抓獲涉“兩卡”犯罪嫌疑人1978人,收繳銀行卡2332張、手機卡和物聯網卡7.3萬余張,收繳作案電腦229臺、手機1389部,扣押涉案現金445.38萬元。堅持綜合治理,積極構建“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2020年以來,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人民銀行指導各商業銀行共排查整改涉案賬戶3252個,通報公安機關可疑開戶線索100余條,通過線索抓獲犯罪嫌疑人50余名;三大通信運營商累計關停實時主叫異常號碼8000余戶,高危、特高危號碼9萬余戶,限制沉默卡、中低危卡漫游功能26萬余戶;公安機關聯合通訊運營商通過警企協作,共打掉本地GOIP窩點2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10名,實現了本地GOIP窩點發現一個摧毀一個的工作目標。堅持壓降發案,精準預警勸阻取得顯著成效。市縣兩級反詐中心,通過電話預警、短信預警、高危對象上門預警,24小時開展預警勸阻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案件發生。2020年以來,共撥打預警電話31.2萬個,發送預警信息23.2萬條,勸阻疑似被騙群眾3.1萬人次,挽回群眾損失8740萬元。共止付涉案資金22.4億元,凍結涉案資金13.4億元,返還群眾被騙資金1246.7萬元。堅持宣傳防范,提升群眾識騙防騙能力水平。市聯席辦先后組織各縣(市、區)聯席辦和各成員單位開展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集中宣傳月”、“5.17世界電信日集中宣傳”、“無詐社區創建”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聯合教育、財政等部門在行業內和服務對象內部開展針對學生、財務人員等特定人員的精準性宣傳;公安機關通過在官方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網絡媒體持續發布警情通報、預警提示、制作反詐防騙原創文案,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組織反詐志愿者隊伍深入開展反詐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有效增強了廣大群眾識騙意識和防騙能力,盡最大努力減少和降低案件發生。
下一步,渭南公安將充分發揮公安機關主力軍作用,持續強化偵查打擊,盡最大努力挽回群眾損失,對涉“兩卡”犯罪線索逐條順線深挖,對失信人員全部予以懲戒,堅決鏟除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滋生土壤。深入開展防騙宣傳,及時向公眾發布詐騙分子的新手法、新伎倆,切實提高群眾防騙意識。
發布會結束后,參會媒體記者參觀了渭南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并實地采訪了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宣傳活動現場。記者看到,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咨詢臺等形式,向過往群眾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知識,提高群眾的防騙能力和安全意識,營造防騙反詐的濃厚氛圍。
面對形形色色的電信網絡詐騙,渭南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做到“三不”:
不輕信: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不通過網絡鏈接或掃描二維碼到不明網站下載手機軟件App,如需下載請通過正規的手機應用市場下載。
不透露: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線,不因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違法信息的誘惑;對于一些不熟悉、非正常座機、手機、網站的信息,請不要理睬,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要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銀行卡、驗證碼、密碼等個人信息。
不轉賬:要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牢記“千騙萬騙不離錢,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
渭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少飛,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李寧,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處長張燕萍,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有組織犯罪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樊亮參加發布會。記者 陳冰娟攝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少飛介紹全市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記者 陳冰娟攝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李寧通報典型案件。記者 陳冰娟攝
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處長張燕萍主持新聞發布會。記者 陳冰娟攝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有組織犯罪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樊亮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記者 陳冰娟攝
渭南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記者 陳冰娟攝
渭南市公安局臨渭分局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現場。記者 陳冰娟攝
公安干警向群眾講解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記者 陳冰娟攝
公安干警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并講解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記者 陳冰娟攝
銀行工作人員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并講解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記者 陳冰娟攝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展板。記者 陳冰娟攝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展板。記者 陳冰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