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工作開展以來,潼關縣委政法委周密部署、統(tǒng)籌安排,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突出政法特色,堅持“四個聚焦”推進“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工作落地見效。廣大政法干警、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主動服務群眾,開展法律宣傳、培訓調解員、化解矛盾糾紛、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減少各類不穩(wěn)定因素和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確保了社會大局和諧穩(wěn)定,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1
聚焦制度立規(guī)范。
結合潼關縣各村(社區(qū))實際,統(tǒng)籌各政法部門職能,制定《關于健全規(guī)范“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潼關縣“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工作考核細則》,明確領導包抓、聯(lián)系群眾、工作報告、述職評議、考核評價、實績檔案6項工作制度。堅持做到“三必進三必訪”(三必進:要進小區(qū)、進樓棟、進家庭,三必訪:有矛盾糾紛的家庭必訪、涉法涉訴信訪人員家庭必訪、刑滿釋放和社區(qū)矯正人員家庭必訪),嚴格落實“三個一”(給每戶居民發(fā)放一張便民聯(lián)系卡方便群眾聯(lián)系,建立一本民情日記記錄群眾的意見建議,健全一套工作臺賬記載工作開展情況)工作機制,切實用制度機制促進工作不斷規(guī)范。
02
聚焦熱點解民憂。
對群眾關心關注的繼承、贍養(yǎng)、勞動、物業(yè)等法律問題,提出合理合法的建議,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引導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對電信詐騙高發(fā)、花樣層出不窮的局面,多方式開展反詐宣傳,引導群眾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手把手教群眾使用,增強群眾的識騙防騙能力。目前,共為群眾解答法律咨詢520余次,開展集中普法宣傳5輪次,化解矛盾糾紛23件,征求并采納對政法工作的合理建議1條,推出切合群眾需求、回應群眾期待的便民利民措施6項,為民辦實事32件。真正做到了聽民聲、解民憂,提升了群眾對政法隊伍的認可度和滿意率。
03
聚焦專業(yè)解民安。
各政法部門充分發(fā)揮職能優(yōu)勢,公安部門開展治安隱患排查,組建、培訓“紅袖章”平安志愿隊,收集、報告影響社會穩(wěn)定和治安大局的情報信息,防范日常治安問題,上門為群眾辦理戶籍,對“三失”人員進行重點關愛幫扶和心理疏導。檢察部門對社區(qū)矯正人員管理情況進行嚴格監(jiān)督,積極探索構建未成年人社會幫教體系,制定未成年人跟蹤幫教計劃,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法院利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快速高效幫助群眾化解糾紛,推動訴前案件調解,讓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司法行政部門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健全人民調解組織56個,培訓村(社區(qū))調解員4次140余人,提升村(社區(qū))基層調解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
04
聚焦督導強責任。
堅持常態(tài)化督導檢查,倒逼責任落實、措施落細。縣委政法委、縣委平安辦把“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工作納入綜治平安建設考核內容,并不定期對此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不間斷督導檢查,明察暗訪,適時下發(fā)提醒函、督查通報,確保此項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潼關縣“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已經(jīng)成為政法干警和廣大群眾緊密聯(lián)系的紐帶,政法干警的基層經(jīng)驗得到磨礪,群眾觀點得到強化,服務群眾能力得到提升。群眾知法守法學法用法意識得到增強,政法工作得到群眾支持和理解,群眾真切感受到了平安就在身邊,真正打通了潼關縣平安穩(wěn)定“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潼關縣將繼續(xù)深化落實“三官一律”進村(社區(qū))工作,堅持做到在聽民聲中密切干群警群關系,在知民情中補齊政法工作短板,在察民意中把握廣大群眾需求,在解民困中展現(xiàn)政法隊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