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多年來,渭南市法律援助中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工作理念,堅持“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原則,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在維護社會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中的職能作用,積極開展殘疾人維權法律援助工作,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開展殘疾人維權宣傳工作,提高殘疾人維權意識
把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宣傳納入普法規劃,深入宣傳普及《殘疾人權益保障法》《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利用12?4國家憲法日、9月1日法律援助宣傳日等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開展殘疾人維權專項宣傳活動,提高了廣大殘疾人的法律意識和自我維護意識,增強了殘疾人自我保護能力。向殘疾人、婦女、未成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法律援助重點人群發放法律援助便民卡,公示“12345”“12348”法律援助專線咨詢電話及投訴監督電話,提高法律援助知曉率,暢通法律援助申請渠道。
二、堅持“應援盡援”,為殘疾人提供更好的法律幫助
降低受援門檻,把受援范圍由低保人群擴展至低收入人群,嚴格執行《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對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進一步擴大殘疾人法律援助覆蓋面。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在全市組織開展“法援惠民生”主題實踐活動,將殘疾人、軍人軍屬、申訴人、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納入法律援助對象,將涉及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補充事項范圍,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受援范圍,保證應援盡援,加大對受害殘疾人的法律援助力度,讓更多殘疾人弱勢群體打得起官司、討得了公道。
三、打造規范化法律援助窗口,強化便利利民服務措施
在全市深入推進省級規范化法律援助服務窗口創建活動,實現了法律援助服務窗口臨街、一層、無障礙標準,方便殘疾人申請法律援助,為殘疾人提供熱情、周到的援務公開服務。推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實行“五個當天”服務承諾制,受援人申請法律援助實現“當天申請、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指派律師、當天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減少殘疾人的維權成本。
四、提高殘疾人維權辦案質量,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加大經費保障,對殘疾人維權案件,法律援助經費給予全力保障,并逐年持續增加。降低受援門檻,擴大受援人覆蓋范圍,同時簡化審查程序,加大殘疾人維權案件辦理力度。發揮律師特長組建專項服務團隊,為殘疾人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強化辦案質量監管,切實把殘疾人的權益維護好,對所有法律援助案件從受理到辦結進行動態監管、隨機抽查、跟蹤服務、辦結回訪,最大限度地維護好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近十年來,市法律援助中心為全市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1100余件,挽回經濟損失1500余萬元,直接收益千余人。2018年,渭南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市殘聯授予“渭南市殘疾人維權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