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自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臨渭區政法系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精心組織、提前謀劃,從群眾“急難愁盼”之事做起,從群眾“最恨最怨最煩”問題改起,多措并舉做好惠企利民實事,通過上好“四堂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在“力行”上下功夫、見成效,用心擦亮執法司法為民的法治底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好“互動課”,讓社情民意了然于胸
開門納諫,兼聽則明。為充分聽取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政法隊伍工作的意見建議,臨渭區分別于3月17日、4月8日組織召開全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座談會,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以及案件當事人代表等40余人參加座談,就受邀代表針對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提升執法辦案水平、開展普及法治宣傳教育、形成教育整頓長效機制等工作提出的50余條意見建議進行逐條梳理分類歸納,列出問題清單,逐一明確落實部門和責任人,積極推動整改落實。政法各單位隨之相繼分別兩次召開座談會,博采眾議集良策,提振精神強措施,真正做到教育整頓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
上好“公開課”,讓法治意識家喻戶曉
萬物皆有序,有法天下和。為將社會主義法治之樹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沃土之中,全區政法各單位以“五進”為抓手,組織干警深入基層開展法律宣傳活動,通過送法進校園、進村組(社區)、進企業及公開庭審等形式,推動法治宣傳深入開展。全區共進行法治宣傳33次,其中,區檢察院“法治副校長”送法進校園6次,受益學生千余人。區法院與臨渭交警大隊聯合開展“開庭審醉駕 教育身邊人”活動,邀請轄區出租、公交、客貨運百余名駕駛員參加,達到“庭審一案,警示一片”的社會效果。區司法局多次組織律師事務所深入街鎮、村(社區)進行普法宣傳,發放普法宣傳冊1萬5千余份,普及人數約2萬余人;積極開展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法律知識培訓活動,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切實加強基層法治建設。
上好“愛心課”,讓教育整頓春風化雨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區法院走進渭南市實驗小學開展“民法典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們運用法律武器自我保護、自我提高,切實增強學生們的法治意識。在辦理涉未成年人尋釁滋事罪案件過程中,區檢察院“冬蕾姐姐”未檢團隊從“幫”入手,由“愛”出發,通過促成和解,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等,依法不批準逮捕五名未成年人嫌疑人,追捕、追訴四名涉罪的嫌疑人,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統一。區司法局多次開展“飄動的黃絲帶”系列活動,通過團體輔導等形式,幫助社區矯正對象克服心理障礙,消除顧慮,進一步提高社區矯正教育幫扶工作質量。
上好“創新課”,讓便民利民落地落實
民之所盼,絲發必興。全區政法系統將技術與法治融合,暢通法治工作多元渠道。在有效破解城鄉安全隱患和治安管理等難題上,區委政法委不斷優化技防體系,組織實施“平安鄉村”視頻監控小探頭建設,在城區小區、農村集鎮、村組巷道安裝“平安鄉村”視頻監控1380個,計劃再安裝1230個,實現全區283個農村、683個小區視頻監控全覆蓋,形成“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打通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全面提高我區基層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和公共安全水平。區法院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網上立案、繳費、開庭,跨域立案、委托執行,自助查詢、自助立案、自助閱卷等訴訟服務,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區檢察院深入推進智慧檢務建設,全面運用智能辦案輔助系統、案管大數據監管平臺等智慧檢務成果,以信息化助推檢察工作精準高效規范開展。區司法局積極與省內多家監獄、強戒所對接,通過使用遠程視頻會見系統,成功實現遠程視頻會見16次,接待家屬38人次,得到群眾一致好評。
道行致遠,不忘初心,全區政法干警情系百姓,心系民生,截至目前,全區政法系統出臺便民利民措施52項,共為群眾辦實事112件,用使命、擔當交上了一份浸透著政法干警濃濃民生情懷,彰顯著堅毅忠誠足跡的成績單。下一步,全區政法各單位將立足職能,緊貼高質量發展實際需求,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將教育整頓的實踐成果轉化為提升服務能力的效能,在服務群眾、服務大局中夯基礎、提素質、強本領,努力打造一支讓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