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齊村鎮堅持用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以基層服務為基礎、以基層聯動共治為核心、以基層精細化治理為支撐,構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全面融合”的治理新格局,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
網格管理精細化 貼心服務“零距離”
齊村鎮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小網格”推動“大治理”,發揮組織、網格、黨員優勢,不斷創新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模式,推動部門職能向網格延伸,立足小網格、融入微服務、發揮大作用,促進鎮村基層治理效能提質增效。
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本文資料圖片由王旭提供)
“在我們村,有事就找網格員,貼心著呢?!碧峒按謇锏木W格員,村民王可寧(化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7月,在齊村鎮困難群眾探訪排查中,王可寧家的情況引起了村上網格員的注意。王可寧家共6人,他和老伴患病多年需要照顧,兒子與兒媳婦離異,兩孫女跟隨兒子生活,家中所有花費都由兒子一人承擔,生活負擔重,加上大女兒剛考上大學,學費成了一家人的大難題。網格員了解情況后迅速上報,鎮黨委政府積極作為聯合駐村工作隊,為其申請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群眾利益無小事,把“關鍵小事”辦成“暖心實事”,這是齊村鎮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堅守的初心。齊村鎮將繼續秉持便民、利民的宗旨,深化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治理,不斷把網格做細、把工作做實、把服務做精,用基層治理這張“網”,兜住民生服務的點點滴滴,讓“小網格”持續匯聚保障社會安定、村民幸福的“大溫暖”。
基層治理齊參與 提升村民幸福感
齊村鎮堅持以“黨建引領”議事協商為主線,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組建由村級黨組織領導、村民委員會組織、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1+5+X”議事協商主體。通過明確村民議事會工作職責,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調解民事糾紛、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倡導移風易俗等涉及村民利益的大事小事,村級議事協商機制不斷健全,基層治理“議事”力持續激活。
召開協商議事會議(資料圖片,2024年8月份拍攝)
“老李,瞎轉悠啥呢?”看著在自家柿子樹園里急得直轉圈的街子村仁南組老農李九利,過路的群眾不禁發出了疑問。
“還不是為澆水鬧的,天不下雨樹就缺水?!崩侠钏f的正是街子村仁南組旱塬上40余戶群眾近期發愁的事。“往年都是靠雨水,今年眼看天越來越熱了,可遲遲不見下雨,搞不好收成都要減半啦?!?/span>
柿子是富平縣龍頭特色產業之一,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要是減產可得白白損失一筆錢?!拔医o你出個主意,咱們鄰村就有個水井,要是把咱們村通往塬上的渠道修補好,澆水也就不是啥難題了?!钡越s思索了片刻后說道。
有了鄉黨出的“妙招”,老李眼看找到了門路,可要修補渠道、對接鄰村,也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任務。隨即,他想到了前不久在村上參加宣講會時村書記胡國勝說的,“有事好商量、有難多商量,村民的事兒、村民說了算?!崩侠钆牧伺拇笸?,就這么干。
向村委會說明情況后,一場由村委會組織籌備、村干部和仁南組村民代表共同參與的村民議事協商會就在街子村“議事室”如火如荼地召開了。最終經協商達成一致,由組級組織實施疏通渠道、修建跌水,村級出面和鄰村協調使用水井。半個多月后,老李和其他40余戶的60多畝旱塬地成功澆上了水,徹底解決了“旱塬地灌溉難”問題,老李高興地說“這下柿子產量有保障了,心里也就不慌啦。”
大到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土地流轉,小到村規民約修訂、環境衛生整治等村級事務都擺在桌面上商議決策,讓村民真正當起主人翁,黨員群眾投身村內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空前高漲,矛盾糾紛數量大幅度減少。村級議事協商工作的規范落實成了街子村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凝聚劑”“潤滑劑”“催化劑”。
用心用情辦實事 排憂解難暖民心
“非常感謝政府和網格員能這么關心像我們這樣的困難家庭,確實讓老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绷x門村的毛懷堂激動地說道。
因家庭變故,68歲的毛懷堂現和孫子毛梓豪相依為命,毛懷堂本人年歲高,加上行動不便,微薄的收入讓祖孫兩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網格員在了解到該戶的實際情況和困難后,及時將情況進行上報。經過鎮村兩級研判后決定將兩人納入到低保,同時孫子毛梓豪享受未成年人分類施保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給祖孫倆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幫助。
下一步,齊村鎮將持續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抓住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長效,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