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記者 馬辛 攝
(記者 郭艷)2月19日上午,渭南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渭南大劇院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樊維斌主持。
大會執行主席王心、于娟俠、王宏運、王海峰、亢振峰、鄧寬社、由建新、樂興貴、李長敏、李永輝、李曉曦、李曙升、李紅偉、張長斌、趙林斌、高成文、雷華、薛啟龍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王琦、陳曉勇、李軍政、劉凱、李云飛、田瑞、張云哲、張輝、岳博、何勇進、王小平以及大會主席團其他成員等在主席臺就座。
大會應到代表455人,出席代表406人,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琦作的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聽取了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賀世輝作的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聽取了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殷軍作的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通過了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選舉辦法;通過了渭南市六屆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表決辦法。
王琦說,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推動黨委決策部署落實上凝心聚力,在履行憲法法律賦予職責上精準發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渭南新篇章作出積極貢獻。一年來,組織各級代表履職1.27萬余人次,接待群眾6028人次,邀請代表列席會議、參加調研、視察、檢查381人次,票決實施民生實事項目703個,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20項,開展專題調研23項,對7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制定出臺地方性法規2部,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23件,作出決定決議13項,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78人次。
王琦說,市人大常委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持續鍛造政治忠誠,積極以政治優勢凝聚代表共識,以民主團結匯聚工作合力,以履職成效促進事業發展。圍繞中心大局,依法履職盡責,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立體式”監督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向新,以“廣角式”監督助力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以“跟蹤式”監督筑牢生態環境安全屏障,以“貫通式”監督促進公平正義可感可及。夯實法治基石,堅持良法善治,強化立法主導作用,深化法治渭南建設,統籌立改廢釋,推動憲法法律有效實施、地方立法更加務實管用。堅持代表主體地位,著力在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上延觸角拓渠道,確保民意表達更暢通、民主參與更充分、民聲轉化更有效。錨定“四個機關”定位,不斷在提升市縣人大工作整體水平上賦動能添活力,黨的建設不斷強化,能力作風持續提升,協同聯動更加緊密,基層實踐出新出彩。
王琦說,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布局之年,也是渭南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30周年。市人大常委會將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市委部署的攻堅硬仗,更好發揮“四個作用”,加快建設“四個機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渭南新篇章貢獻更多人大力量。
賀世輝說,2024年,全市人民法院認真落實市委工作部署,嚴格執行市人大會議決議,忠實履行法定職責,主動服務發展大局,從嚴從實管理隊伍,為渭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一年來,堅持公正司法,通過懲治并重全力守護平安渭南、府院聯動合力共建法治渭南、攻堅執行協力共創誠信渭南,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堅持服務大局,司法賦能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履職盡責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協同發力筑牢生態法治屏障,護航經濟發展行穩致遠;堅持為民司法,定分止爭強化民生權益保障,多向發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多措并舉促推矛盾糾紛防治,促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堅持守正創新,優化服務效能滿足多元需求,促進審執工作提質增效,全市人民法院一審案件發改率持續下降,審判執行質效位居全省第二。全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98329件,審執結91276件,其中市中院受理7181件,審執結6795件。全市人民法院執法辦案和重點工作綜合評價位居全省第二,市中院被省高院表彰為優秀單位。今年將緊扣省市深化“三個年”活動,錨定“走在前、創一流,加快推進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努力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渭南實踐。
殷軍說,2024年,全市檢察機關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突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以扎實推進“檢察護企”“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為抓手,深化“三個年”活動和有進步、有站位、有品牌“三有”爭創活動,各項檢察工作不斷實現新發展。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共辦理各類涉企案件322件,起訴227人,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245.5萬元。深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5人,設立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站(點)8個,設立地理標志保護檢察服務站2個。用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持續深化“法治進校園”工作,214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聘任102名學生擔任“小小法治宣傳員”,深入411所學校開展各類普法活動600余場。聯合團市委出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合作框架協議》,聘任51名專業司法社工參與救助未成年人。著力守護群眾身邊安全,依法保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讓檢察溫度更加可感可觸。深化陜西數字檢察中心應用,以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為突破口,驅動辦案模式從個案辦理向類案監督、系統治理延伸升級,應用類案監督模型發現案件線索22條,成案119件。今年將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基本價值追求落實到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中,以法治力量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