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2023年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聚焦“審執工作提水平上臺階 整體工作走在前創一流”目標,忠誠履職盡責,服務保障大局彰顯新作為、司法為民取得新成效、執法辦案實現新突破、隊伍建設煥發新氣象,這一點一滴的背后,都離不開代表委員的監督與支持。即日起,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渭南日報推出“代表委員看法院”欄目,傾聽代表委員聲音,凝聚司法為民共識,展現新時代人民法院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讓“為民”成為司法最溫暖的底色
魏新峰
市人大代表
陜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
陜西泰普律師事務所主任 黨支部書記
“作為一名律師,在日常工作中,能切身感受到渭南法院在公正司法、司法為民中的擔當作為。近年來,渭南法院在懲治犯罪、守護民生福祉、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基層善治等方面成效顯著。特別是2023年,渭南法院大力推進訴源治理,創新工作機制,拓展解紛路徑,堅持因案制宜、簡案快辦、繁案精辦,讓‘案多人少’矛盾得到了有效改善。”近日,市人大代表魏新峰在市中院調研座談時,為渭南法院堅持能動司法點贊,并提出意見建議。
去年以來,市中院立足“抓前端、治未病”,推動多元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以渭南訴源治理“三三機制”為抓手,會同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建立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26項,推動形成訴源治理大格局,為多元解紛提供制度保障,同時,指導基層法院建立訴源治理協同機制,將法官工作站,調解中心等開在群眾家門口,實現群眾解紛少跑路,司法服務有溫度。去年,全市法院一審新收民事、行政案件同比減少2331件,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3%,訴源治理工作綜合排名全省法院第三。
魏新峰表示,將多傾聽民聲、收集民意,發揮好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讓群眾更多地了解法院工作。希望渭南法院更加注重對法官的關心、關愛,確保法官身心健康,同時探索塑造多元矛盾糾紛機制,更好地為群眾解憂、幫法官減負、讓正義提速。
用司法力量守護綠水青山
連桂英
市政協委員
市司法局法治督查科科長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切實感受到市中院在推進市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方面作出的成績和突出貢獻。”日前,市政協委員連桂英在市中院座談調研時表示,渭南法院勇擔當、善作為,全力構建了多元共治的生態文明司法保護大格局,為建設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環境更優美的渭南書寫了一份出色答卷。
近年來,市中院深化區域司法協作,牽頭召開渭南延安榆林三地法院護航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與西安等7家中院聯合發布《司法助力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特別行動宣言》,簽署《渭河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守護藍天碧水凈土。認真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充分發揮和延伸環境資源審判職能,筑牢生態安全法治屏障。創新“生態司法保護+”模式,推動新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14個、聯絡點2個,掛牌成立韓城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保護法庭,落實修復性司法舉措,全力保障秦嶺和渭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扎實開展環境資源公益訴訟“回頭看”,聯合檢察機關實地勘查生態修復效果,確保訴訟目的不落空。
連桂英建議,希望渭南兩級法院持續在環境資源審判上下功夫,探索司法保護新機制、新舉措,抓好典型案件,用好司法建議,加大環資宣傳,以能動司法守護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