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
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所在,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只有基層工作做得牢靠,國家治理水平和能力才會節節攀升。但基層治理的難度,也恰恰體現在基層治理中面臨的多方利益訴求相互交織、相互制約、相互沖突的復雜性。
合陽縣金峪鎮皇甫莊社區移民新村
在基層,許多分歧的本質,不只是“是非”更在于“取舍”,社會治理很多時候不是“理當如此”的簡單選擇,而是剛性規范和柔性倫理、人情之間不可避免的沖突。
如何在法律、制度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點,謀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從而達到求同存異、統一思想、發展生產、改善環境、服務群眾的治理效果,是基層治理的重中之重。
合陽縣黑池鎮南社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群眾咨詢相關政策
善治者治“理” 理通則心隨
在基層,沒有什么大是大非的爭議,也沒有深仇大恨的糾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更多時候是“不蒸饅頭爭口氣”的意氣之爭。群眾矛盾,往往很難界定誰是誰非,這就非常考驗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威望、能力和技巧。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過硬,才能治理過硬。合陽縣將抓基層治理重心放在抓實黨建引領,為全縣215個村(社區)選強配硬黨組織書記,事有人管、責有人擔、權有人行是合陽基層治理的真實寫照。基層黨組織書記,問良策于他鄉、啟能人于本土、抓黨建于產業、作示范于實干、帶鄉親同致富。
在“鄉里鄉親·共同富裕”行動中,你追我趕、賽比拼超,帶領群眾創新“支部領辦”,“聯建共富”等集體經濟發展“十種模式”,培育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集體經濟組織67個,“空殼村”全面清零,推動集體增收、村民致富、鄉村善治,成功把群眾的思想統一到抓生產、優環境、共同富裕上來。
在全縣推行的“上門納諫,下沉問訪”等行動,村(社區)班子和黨員干部積極實施關愛困難群體、尊老愛幼、扶貧助弱、熱心公益等活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更溫暖、更溫情、更溫馨成為合陽基層組織的底色。
倉廩實而知禮儀。經濟發展起來了,許多問題都迎刃而解。群眾真正從心理上、情感上認組織倡導的“理”,服組織倡導的“義”,走組織倡導的“路”。初步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標。
合陽縣王村鎮黨代表工作室里聽民意
善治者治“心” 心正則風清
基層治理,說到底是在基層干部與群眾之間建立起一種黨群面對面、干群心連心的“魚水關系”,更好地回應群眾關切、服務群眾生活、展示群眾風采。
“吃你的馬,我這有炮,將軍!哈哈,我贏了。”日前,合陽縣新池鎮坡趙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不時傳出歡聲笑語。20多名老人歡聚一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組隊,參與“花花牌”、象棋等娛樂活動,大家以“牌”會友、“棋”樂融融。
在合陽,無論是城市社區還是廣大農村,文明實踐所站里,活動每天都是新的。村民在這里話家常、說發展、學技術,寓學于樂。
群眾是基層治理的“閱卷人”,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合陽縣立足農村發展現狀和廣大群眾“急難愁盼”,不斷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渴望,以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全覆蓋為依托,率先在全市構建了黨員教育大學堂、技術培訓大課堂、道德法治大講堂、文化活動大禮堂、村民議事大會堂“五堂合一”新模式。在文明實踐站所,有群眾關心的政策講解、急需的技術培訓,有自編自導的精彩節目,更有身邊的好人好事傳頌……在這里,公益有人管、急難有人幫、移風易俗新風尚悄然興起,科技、文化、衛生等優勢資源走進尋常百姓家……這里已經成了群眾放下筷子就想來的地方,是具有合陽辨識度的精神文化領域的金字招牌……
合陽縣城關街道白靈村群眾文化活動常態開展
善治者治“風” 風正則規立
風氣是一個地方的氣質。當新風正氣成為時尚,干部群眾就能聚精會神抓發展,一心一意謀幸福,村上的矛盾糾紛就少,群眾之間的氛圍就和諧,發展的動力就充足。正風氣,人倫道德往往在基層治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合陽縣洽川鎮莘里村春節團拜敬老迎新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道德不僅僅是用以約束自身的律令,也是照亮他人前行的燈塔,在潤物無聲中滋潤著整個社會。對有德之人、有德之事予以鼓勵和宣傳,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染更多人,帶動更多人起而行之,在人們心中播下文明的種子。在“禮儀甲天下,社火賽揚州”的合陽,人倫道德在基層治理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該縣把大力弘揚好人文化作為促進黨風、政風、社風、民風不斷好轉的有力抓手,在全縣開展評樹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自信勵志等典型,廣泛發動群眾發現好人、推薦好人、學習好人、成為好人。全縣已累計推薦評選中國好人5人、陜西好人12人、渭南標桿52人、各類道德模范1000余人。
通過舉辦道德講堂、開展好人故事分享、設立善行義舉榜、開設好人媒體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展示好人好事,宣傳好人事跡,樹立“好人受禮遇、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合陽籍中國好人黨宏超捐資超百萬,資助數百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中國好人程新會30多年恪盡孝道敬叔父,用耐心和堅持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合陽籍道德楷模曹占紅汶川、玉樹地震搶險救災中千里馳援顯擔當,在災區樹立了一面“陜西合陽抗震救災突擊隊”的旗幟……
依托“好人”群眾基礎好、威望高的優勢,合陽從全縣“好人庫”中篩選作風正派、知法懂法、急公好義的社會賢才,擔任村(社區)調解員,打造出了“黃大媽工作室”“車有轍金牌調解工作室”等一批群眾認可的矛盾化解新品牌。成立了200余支義務治安巡邏隊伍,帶動引領全縣2萬余名“紅袖章”平安志愿者活躍在治安防范、法治宣傳、文明勸導等工作一線。
好人,正在成為合陽的靚麗名片;好人文化,為合陽基層治理積淀了文明底色。
合陽縣城市書房
善治者治“規” 規立則村治
村規民約中有個“規”字,它是規定、是紀律、是準繩,是一個村莊的行為規范,需要全體村民共同遵守。村規民約中又有一個“約”字,它是約定、是協議、是合約,是全村村民共同意愿的表達。合起來看,村規民約就是契約精神的體現,是禮義廉恥的具化,是基于全體村民共同利益的共識共覺。
合陽縣廣泛征集、整理、規范、推廣村規民約,全面征集不漏村、走訪鄉賢不漏人、整理提升不缺項。并深入挖掘傳統村規民約中的時代內涵、傳承優秀因子、賦予時代氣息,讓村里的規矩立起來、活起來、用起來。他們努力將村規民約升華為一種制度,讓其成為廣大村民的行為遵循。
合陽縣交警大隊交通法規宣傳進鄉村
治理路徑千千萬,群眾滿意第一條。透過合陽近年來基層治理的積極探索,我們深感:
把黨的主張作為出發點則無往不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黨對“三農”工作的總方針,基層治理以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則無往不利。合陽的集體經濟、志愿服務、優良風尚、文明創建、村民自治無不契合了黨的主張,所以深受群眾歡迎,實現了治理高效。
把群眾滿意作為落腳點則無往不勝。黨的根本宗旨在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是評價基層治理的根本標準。合陽的基層治理模式,致力于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服務群眾、聚焦高質量發展富裕群眾、聚焦先進選樹宣傳群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支持,推進有力、效果明顯。
把干部作風作為著力點則戰無不勝。基層干部是基層治理成效的決定性因素,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主心骨。合陽在基層治理中始終抓住并依靠干部這個關鍵因素,用“干部辛苦”解“群眾疾苦”,用干部的硬作風換取群眾的真幸福,用干部真心換取群眾真情,在發展的大潮中消滅了矛盾、消除了隔閡、削減了損耗,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強大合力。
人民滿意永無止境,基層治理更需持續發力。只要治理為民、治理利民、治理惠民,基層治理的難題將不再難、基層治理的重擔將不再重、基層治理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