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東大地,平安相伴。在這里,平安底色更足,法治成色更亮。
黨的政治建設持續加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平安渭南建設再上新臺階,法治服務保障得到進一步優化;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5個集體、15名個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服務保障“中國—中亞峰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韓城“四聯調解”和富平“一站式”涉稅費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法成功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2023年,全市政法機關把平安作為民生所盼、發展之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維護政治安全為根本,以開展主題教育為主線,以“三個年”活動為著力點,統籌發展和安全,組織開展“觀摩交流、一線督導、黨建引領”三大行動,全面推進重點工作開展,政法工作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一幅居有安、民有福的平安畫卷在秦東大地徐徐展開。
護穩創安 筑牢平安基石提升幸福成色
30多袋玉米一夜之間不翼而飛?“明明昨晚還在的,我睡前還專門看了一眼……”李某對火速趕來的大荔縣公安局韋林派出所民警著急地說。經過循線追擊、蹲點布控,民警在一糧庫附近將嫌疑人姜某抓獲。次日,一面寫有“雷霆出擊、破案神速”的錦旗送到民警手中……
平安一直是人民群眾樸素的期望,也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全市政法機關忠誠捍衛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圓滿完成“中國—中亞峰會”“紀念渭華起義95周年活動”等重大安保任務,對全市243個市級新開工重點項目進行穩評登記備案,維護安全穩定工作長效機制不斷完善,確保了全市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各類違法犯罪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持黑惡必除,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扎實開展夏季社會治安整治、華山“利劍”、破案攻堅百日會戰等專項行動,實現刑事立案同比下降、刑事破案同比上升。
發起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凌厲攻勢,云劍、獵鼠、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扎實開展,累計勸阻疑似被騙群眾18.6萬人次,挽回群眾損失6336萬元,守護好人民群眾“錢袋子”。
深化公共安全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常態化推進事故多發點段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市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
一起起案件成功偵破,一個個犯罪嫌疑人被抓獲,一件件贓款贓物被追回……讓違法犯罪無所遁形。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能力是維護社會穩定、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渭南的有力舉措。
市委政法委、市委平安辦出臺《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的實施意見》,組織全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示范項目成果觀摩,召開全市基層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工作暨“四聯調解”經驗推廣會,確定了23個渭南版“楓橋經驗”。
“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和睦友好的鄉鄰關系,既能為村民生活增添祥和之氣,又能為提升鄉風文明、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正向指引,這還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最生動的實踐!”這是澄城縣人民法院韋莊法庭法官在受理群眾“煩心事”時最先考慮到的。
全市共建立市縣鎮調委會140個、村居調委會2066個、行業調委會74個,配備專兼職調解員7716名,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8.2%。
深化平安建設,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礎。
堅持黨建引領,推行“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N”工作思路,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治理“一張網”。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分類推進,建成鎮級綜治中心136個、村級綜治工作站2124個。臨渭“531”運行模式、華陰“信訪門診+綜治中心”、合陽“社會治理中心+調委會”等創新模式紛紛推出,為優化基層治理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積極推廣城區“一社區一民警”和農村“一村一輔警”模式。華州區選派政法干警進入網格擔任“鄉村政法書記”,發揮“法治宣傳、矛盾化解、隱患排查、平安創建”四個作用,織密織牢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一張網”。
培養法律明白人1萬余名,充分發揮學法用法示范戶帶頭作用,法治化治理助推鄉村善治。
以“基礎實”護“百姓安”,讓老百姓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務大局 法治服務護航渭南高質量發展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過去一年,全市各級政法機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主動融入和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法治力量賦能渭南高質量發展。
法治建設機制進一步順暢。市委依法治市辦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作用,建立法治建設季度講評和“一會一評四聯動”機制,持續抓好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市創建,實現法治建設考核對縣(市、區)及重點部門全覆蓋、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述法全覆蓋、成效測評全覆蓋。
政法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出臺《“減假暫”案件辦理質效綜合試點改革方案》《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財產性判項履行認定的規定(試行)》等制度文件,市縣兩級社區矯正機構改革等7項改革穩步推進。全省深化改革現場會在渭南召開,白水“交所合一”警務改革經驗在大會作交流展示。
法學會建設進一步加強。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實施辦法》,市法學會換屆圓滿完成,40篇論文在各類法學交流活動獲獎。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法治保障。
市委政法委印發《關于在全市政法系統開展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組織市縣政法系統300余名領導干部開展“雙包一解”活動,梳理涉企問題232個,化解涉企矛盾118個。
“三秦衛士”專項行動扎實開展,對涉企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優先兌付”,開辟民生案件“綠色通道”。出臺《關于秦創原(渭南)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的意見》,成立秦創原司法服務知識產權中心,審結商標侵權等知識產權案件331件?!鞍倜蓭熯M百企”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全市62家律所、400余名律師與123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和115家民營企業建立結對服務機制。
渭南、延安、榆林三地法院護航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在潼關召開,構建了區域司法協作新格局。
制定《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為全市大氣污染治理提供法治保障的實施方案》,依法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助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年來,全市各級政法機關加強司法實踐,全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審判質效不斷強化。市中院出臺《關于加強和落實員額法官辦案責任的規定》,推進院庭長帶頭辦案常態化制度化。集中開展“東秦銳士·2023”執行專項行動,加快兌現勝訴當事人權益。集約送達平臺應用全覆蓋經驗受到省高院肯定。
法律監督不斷強化。扎實開展環境資源領域檢察公益訴訟監督,督促關停和整治違法排放廢氣和其他空氣污染物企業。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66件,發放救助金606萬元,兩起司法救助案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強化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常態化開展案件評查,倒逼辦案責任落實。
法律服務不斷強化?!吨卮笮姓Q策全過程記錄和材料歸檔管理辦法》出臺,實現決策事項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法律援助“四化”管理模式,建成市、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家,鎮級公共法律服務站137家,村居工作室2025家,法律服務基本實現均等普惠、便捷高效。
普法宣傳不斷強化。發揮各類法治文化陣地作用,組織開展憲法宣誓、法治講座、“送法進企業”普法知識競賽、憲法知識線上有獎競答、文藝演出、法治大篷車等活動,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鑄魂賦能 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法鐵軍
鍛造政法鐵軍,根本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筑牢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思想根基。
渭南政法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學篤行中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升華覺悟境界、增強能力本領,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各級政法機關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政法實踐,以深入調查研究解決發展難題,以深化建章立制鞏固整改成果,將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教育的具體行動,讓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同步推進、同頻共振,真正使學習成果轉化為政法工作現代化的創新思路、有力舉措和過硬本領。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將《條例》納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全市2023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增強學習貫徹持久動力。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市委政法委員會全體會議,嚴格政法部門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和市委政法委派員列席政法部門民主生活會制度。自《條例》頒布以來,全市共配套完善制度機制501項,把黨管政法原則貫徹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合陽縣鎮(街)政法委員“職責清單、權力清單”、澄城縣“兩代表一委員”對政法委員履職測評機制,韓城市政治督察閉環運行機制……各縣(市、區)積極探索,推動《條例》落實落地。
堅持以黨建帶隊建,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等鐵規禁令,強化違反“三個規定”問題查處和通報,保持嚴懲執法司法腐敗的高壓態勢。市委政法委對全市11個縣(市、區)、22個政法單位、36個基層科所隊庭開展紀律作風督查巡查,縱深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
持續開展政治輪訓。市委政法委舉辦兩期全市政法干部政治輪訓暨作風能力提升培訓班,市縣黨委政法委班子成員、業務骨干及鎮(街)政法委員120余人參訓。各級政法單位廣泛開展專題講座、警營學堂、培訓班等,引導廣大干警提高政治能力、堅定政治立場。一年來,開展各類政治學習培訓430余場次,培訓干警4.06萬人次,政治輪訓達到全覆蓋。
法檢系統聯合舉辦量刑規范化培訓、全市公安機關警務實戰兼職教官技能提升專題培訓、全市司法所長暨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業務培訓……各級政法機關將專業化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教、學、練、戰一體化教育培訓機制,政法干警專業化職業化素養明顯增強。
富平縣公安局推行“背包警務”住村工作新方式,民警打起背包進村入戶,面對面服務群眾,全心全意排憂解難。這是我市政法系統扎實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加強政法戰線先進典型選樹宣傳,大力弘揚政法英模精神,營造學習先進典型、崇尚先進典型、爭當先進典型的良好氛圍。專注報紙、電視、電臺、網絡等宣傳陣地建設,講好政法故事、傳播正能量……
一次次理論上的“再武裝”、一次次精神上的“再充電”,一次次專業上的“再提升”,一項項制度上的“再規范”,確保廣大政法干警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誠之基。
征程任重道遠,奮斗正當其時。渭南市政法機關將銳意進取,勇毅擔當,堅決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奮力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全力護航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渭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