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av丝袜天堂,ftsejiaw,免费AV女优小草在线观看,插嫩模视频

  • 今天是
首頁 >政法要聞 >正文
渭南1例入選!陜西省人民檢察院發布“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時間:2024-01-13 來源:陜西檢察
【字體: 打印

陜西省檢察機關“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目錄

1. 嵐皋縣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水電站大壩泄洪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

2. 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違法傾倒工程洞渣行政公益訴訟案

3. 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秦嶺太平河河道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

4. 渭南市臨渭區人民檢察院督促規范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

5. 三原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烈士陵園行政公益訴訟案

案例一:嵐皋縣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水電站大壩泄洪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公共安全 志愿者

【基本案情】

嵐皋縣某水電站四季河大壩位于嵐皋縣四季鎮竹園村,大壩壩高21.6米,水庫容量4.74萬立方米。陜西某水電開發公司負責該大壩日常運營,主要依據水位計、水量大小決定是否泄洪。由于四季鎮竹園村距離大壩泄洪口僅3公里,大壩預警機制不暢,2023年5月28日,四季鎮竹園村干部組織河道清淤搶險時,作業人員未收到泄洪信息,2名作業人員險被水沖走,正在清淤作業的挖掘機因水流大且速度快,被洪水沖毀,造成財產損失11.3萬余元。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3年5月28日,嵐皋縣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嵐皋縣檢察院)接到“益心為公”志愿者提報的某水電站四季河大壩泄洪安全隱患案件線索后立案辦理。5月29日,嵐皋縣檢察院邀請2名“益心為公”志愿者一同前往現場調查取證,通過現場勘查,詢問當地村民、鎮政府工作人員等方式,查明某水電站隸屬于陜西某水電開發公司,由于該公司住所地在嵐皋縣某河鎮,故該大壩的行政責任單位確定為某河鎮人民政府,對大壩消防、安全生產、應急演練、組織架構等進行監督檢查。在泄洪放水前,該公司會告知大壩所在地的某季鎮人民政府并通過壩頂的預警設備發出泄洪預警,由于通知傳遞滯后、警報范圍小,下游住戶不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泄洪預警信息,無法在洪水到來之前安全撤離。因管理責任錯位,長期存在開閘放水預警信息滯后的問題,依據《水閘運行管理辦法》第四條第二款、第四十條之規定,某縣水利部門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水閘安全負監督責任。

為切實解決某水電站四季河大壩泄洪安全隱患,2023年6月15日,嵐皋縣檢察院會同縣水利部門、某河鎮人民政府、某季鎮人民政府召開聽證會,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加。聽證會上,志愿者提出屬地管理原則和增加預警設備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管理責任。會后,嵐皋縣檢察院依據《水閘運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向某縣水利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職,對縣域內水電站大壩運營及泄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形成問題臺賬,督促整改,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收到檢察建議后,某縣水利部門督促陜西某水電開發公司依法進行整改。同時,對縣域內38處水電站41個蓄水壩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進行摸排,并督促責任單位對所轄水電站進行整改。經嵐皋縣檢察院聯合“益心為公”志愿者跟進監督,某縣水利部門已將四季河大壩的行政責任單位調整為大壩所在地某季鎮人民政府,陜西某水電開發公司在大壩下游住戶密集處,距離大壩3公里和5公里處分別加裝了1臺泄洪預警設備。經向下游不同點位的群眾了解,泄洪前的預警效果顯著,足以撤離到安全地帶。本縣其他38處水電站在住戶密集處增設了預警設備共計46臺,轄區水電站蓄水壩泄洪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得以消除,社會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護。

2023年11月23日,嵐皋縣檢察院邀請5名省、市、縣人大代表,1名市政協委員和2名“益心為公”志愿者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各位代表、委員和志愿者實地查看了四季河大壩,對水電站蓄水壩泄洪安全隱患整治工作高度認可。

【典型意義】

水電站蓄水壩泄洪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檢察機關對“益心為公”志愿者提供的案件線索及時監督,并邀請其參與聽證、跟進監督等辦案活動,推動行政機關理順水電站蓄水壩管理責任、完善預警機制,以精準監督推動問題整改到位,促進社會共建共治,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凝聚公益保護合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案例二: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違法傾倒工程洞渣行政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生態環境保護 志愿者 檢察聽證

【基本案情】

西氣東輸三線中段陜西段穆家山隧道、牧護關隧道穿越秦嶺核心保護區,其中穆家山隧道入口位于西安市藍田縣,出口位于商洛市商州區,牧護關隧道位于商洛市商州區。兩處隧道施工單位未辦理涉河工程臨時便道審批手續,利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洞渣在藍橋河商洛市商州區與西安市藍田縣交界處的河道修建跨河便道;部分洞渣露天堆積在藍田縣藍橋河與商洛市商州區秦關村交界的自然河溝內,致使河道壅塞,危及河道行洪安全。穆家山隧道、牧護關隧道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洞渣堆積在商洛市商州區秦關村七組農用地上,超批準占土地面積約1.837畝,破壞秦嶺生態環境。

【調查和督促履職】

藍田縣人民檢察院發現上述跨行政區劃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線索后,于2023年7月17日通過陜西省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檢察指揮中心移送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秦嶺北麓檢察院)辦理,該院于7月24日立案調查。秦嶺北麓檢察院通過無人機3D建模技術實地勘查、詢問村民、調取重大變動環境影響報告書、詢問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等方式,查明上述案件事實。

2023年7月31日,秦嶺北麓檢察院邀請環境法學領域的“益心為公”志愿者參與辦案,先后走訪某市某區水務部門、某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某市某區秦嶺生態保護部門等行政機關和西氣東輸三線中段陜西段相關施工企業,針對如何兼顧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和保障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順利進行等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并達成共識。

2023年8月2日,秦嶺北麓檢察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陜西省河道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向某區水務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對洞渣影響河道行洪安全問題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8月23日,秦嶺北麓檢察院向某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對洞渣占用農用地的行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收到檢察建議后,某區水務部門和某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積極整改,分別于9月27日、10月18日書面回復。某區水務部門全面排查涉河施工隱患,開展常態化巡河護河工作,確保安全度汛,督促相關企業清理了溝道洞渣并辦理涉河工程臨時便道審批手續,對跨河便道進行加固,疏通河道,行洪安全隱患已基本消除。某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督促違法占地企業及時清理洞渣,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占用耕地及時平整復墾,占用耕地已恢復耕種條件。同時,某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沿線的洞渣堆占情況全面檢查,發現洞渣非法占地9.133畝,依法作出行政處罰,督促相關企業對占用的農用地恢復原狀。

為了評估整改效果,秦嶺北麓檢察院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實地查看整改情況,并在現場召開公開聽證會,由省人大代表、省人民監督員擔任聽證員,并邀請商洛市商州區人大代表等參加。志愿者對行政機關的整改情況、后續如何落實河長制、臨時用地的日常監管、治理的持續性等方面提出專業性建議。聽證員一致認為,行政機關已經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后續應嚴格落實河長責任制、對工程項目及時公示,在服務保障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同時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

【典型意義】

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西部開發的重點工程之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事關“國之大者”。針對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施工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問題,檢察機關充分發揮“益心為公”志愿者作用,邀請環境法領域專家志愿者參與辦案活動,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實現發展和保護的有機統一。

案例三: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秦嶺太平河河道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生態環境保護 公共安全 志愿者

【基本案情】

太平河發源于秦嶺第二高峰靜峪垴,最終流入渭河。2021年,西安市汛期遭遇了1961年以來最強降雨過程,太平河發生洪水,位于西安市鄠邑區閣峪村新六街段的河堤路,出現了長約110米、寬約2米的路面塌陷,河道內堤防破損坍塌。垮塌區域位于秦嶺太平峪口,屬秦嶺一般保護區,緊連紫閣峪村出村路,嚴重威脅村民及附近車輛行人安全。相關單位雖在塌陷路面處設置了“前方危險、敬請繞行”警示標志并設置了警戒線,但一直未加固垮塌河堤、整修塌陷路面和鞏固河道內堤,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河道安全和群眾交通出行安全的隱患長期存在。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2年6月,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鄠邑區檢察院)開發建設了檢察業務與社會治理融合發展數字平臺,并接入區綜治網格系統,吸納綜治網格員為公益訴訟志愿者。2022年7月20日,鄠邑區檢察院通過平臺接到志愿者舉報,初步核查后于當日立案。通過現場勘查,詢問周邊村民、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等方式,查明新六街太平河西岸存在河堤和路面垮塌等安全隱患的事實。

2022年7月26日,鄠邑區檢察院依據《陜西省河道管理條例》《西安市河道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向某區水務部門提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及時組織相關單位對太平河塌陷河堤進行整修加固,在汛期加強對塌陷河堤巡查,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和群眾交通出行安全。

收到檢察建議后,某區水務部門下屬單位太平河管理站委托設計單位編制了鄠邑區太平河太平新村水毀工程實施方案,修復工程于2022年10月初開工,11月底完工。為確保整改效果,鄠邑區檢察院先后多次前往現場跟進監督。由于反映問題的志愿者系太平河垮塌路段的村民,鄠邑區檢察院邀請該志愿者全程參與監督。志愿者結合自己長期生活經驗及周邊群眾的意見,提出本次水毀河堤修復工程雖完工,但河道底部不平整,洪水來臨時可能再次沖垮河堤。檢察機關隨即邀請志愿者及相關專家召開聽證會,對水毀路段垮塌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聽證人員一致認為,垮塌河道底部不平整,易造成漩渦,會加大河流沖擊河堤力度,長時間會造成河堤坍塌的風險。水務部門再次整改,清理了河道內及兩岸的淤泥、雜石、障礙物并平整河道,提升了排水能力,基本消除了安全隱患。

2023年3月,鄠邑區檢察院根據上級院部署,將前期提供線索、參與辦案的綜治網格員志愿者全部吸納為“益心為公”志愿者。同年8月15日,鄠邑區檢察院組織志愿者集中培訓,將本案作為志愿者培訓的“教材”,指導志愿者從辦理類似案件入手,積極參與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充分發揮志愿者的作用。截至目前,志愿者發現并提報類似案件線索12件,鄠邑區檢察院已立案4件,提出檢察建議2件。

【典型意義】

秦嶺、黃河保護范圍涉及地域廣闊,需要廣泛發揮志愿者作用,積極向檢察機關提供線索、參與案件辦理。檢察機關針對秦嶺區域河道安全問題,積極履職并邀請志愿者參與辦案活動,提出專業的整改意見,督促行政機關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將該案作為“益心為公”志愿者的培訓“教材”,引導更多的志愿者發揮線索收集、辦案輔助、整改監督作用,凝聚公益保護合力。

案例四:渭南市臨渭區人民檢察院督促規范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行政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婦女權益保護 公共設施建設 志愿者

【基本案情】

渭南市臨渭區某商場母嬰室面積不符合標準,而且沒有配備嬰兒床、未提供熱水,無法滿足母嬰哺乳需求。經進一步調查發現,轄區內大型商超、部分醫院、客運站、公園等公共場所存在尚未建立母嬰室或雖建設了母嬰室但基本設施配備不到位的問題,不能滿足哺乳期婦女和嬰幼兒需求。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3年6月5日,渭南市臨渭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臨渭區檢察院)在“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收到某商場母嬰室建設問題線索。為提升辦案質效,辦案人員邀請提供線索的志愿者和來自區婦聯的志愿者參與案件辦理,廣泛征集母嬰設施建設和管理不規范問題。初步調查后,臨渭區檢察院于2023年6月8日立案,邀請志愿者共同對轄區人流量高、母嬰室需求量較大的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建設進行實地勘查,發現依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十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的《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推薦標準》和我省《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中的母嬰室基本設施要求,兩家大型商場母嬰室面積不足10平方米、未配備嬰兒床、呼叫器等設施;已設置母嬰室的公立醫院中有3家母嬰室未配備嬰兒床、洗手臺、呼叫器等設施;客運站母嬰室無標識,未配備尿布臺;某公園的母嬰室不能使用;某廣場母嬰室未配備呼叫器等配套設施等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及我省《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商務部門對指導已建成商業綜合體或商場母嬰設施建設具有管理職責,衛生健康部門對指導實施綜合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母嬰設施建設具有管理職責,交通運輸部門對指導實施交通樞紐母嬰設施建設具有管理職責,結合相關單位“三定方案”,園林部門對公園和廣場母嬰設施建設具有管理職責。

2023年6月15日,臨渭區檢察院會同商務、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園林綠化等職能部門召開磋商會議,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參加。磋商會上,志愿者從婦女權益保護角度分析母嬰室的規范建設對支持母乳喂養、保障母嬰權益、營造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的重要意義,建議行政機關加快推進母嬰室規范化建設。經磋商,明確由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及我省相關文件規定的標準,督促涉案公共場所推進母嬰室建設,完善基本設施,做好日常監管工作。

磋商會后,行政機關積極履職。商務部門督促商場對面積不符合標準的母嬰室進行重新規劃設置,對已建成的母嬰室增設呼叫器等設施,提升服務標準;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醫院母嬰設施建設調查摸底,4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和3家專科醫院均建設有母嬰室,衛健部門督促上述醫院對已建成的母嬰室進行規范化提升,增設呼叫設備、嬰兒床和洗手臺等設施;交通運輸部門督促客運站新設母嬰室,配備嬰兒車、尿布臺、飲水機和沙發等設施;園林綠化部門督促涉案公園新設母嬰室,為某廣場母嬰室配備嬰兒床和呼叫器。

2023年8月2日,臨渭區檢察院與“益心為公”志愿者對行政機關整改進度和效果進行實地查看,行政機關已督促相關單位按照規定標準進行整改,涉案商場、醫院、客運站、公園、廣場的母嬰室基本設施完善,提升了公共服務功能。

為更好地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協同推進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2023年8月7日,臨渭區檢察院與區婦聯簽訂《關于建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公益訴訟配合協作機制的意見》,建立對口聯系、信息通報、線索移送、辦案協作等機制,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和婦聯組織職能優勢,實現專業化辦案和社會化保護有效銜接,切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典型意義】

母嬰室建設是為了方便婦女哺乳、嬰幼兒護理、孕婦休息和保護婦女兒童隱私,支持母乳喂養,保護母嬰權益的一項基本措施,是體現城市人文關懷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檢察機關根據“益心為公”志愿者提報線索,發揮婦聯志愿者專業優勢,邀請志愿者全流程參與公益訴訟辦案環節,推動母嬰室規范化建設和管理,會同多方共同構建協作機制,推動形成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合力。

案例五: 三原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烈士陵園行政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英烈紀念設施保護 志愿者

【基本案情】

三原縣烈士陵園建成于2013年10月,占地面積約15畝,共有烈士墓323座,烈士紀念碑1座。烈士墓區雜草叢生,枯枝敗葉遍布;紀念碑碑體附著污垢,部分烈士墓碑被綠植掩蓋;園區內排水不暢、房屋漏水、雜物無序堆放,影響烈士陵園莊嚴、肅穆、清凈的環境和氛圍,有損英烈尊嚴與榮光。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3年7月,三原縣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三原縣檢察院)在“益心為公”志愿者檢察云平臺收到三原縣烈士陵園保護問題線索,初步核查后于7月4日立案。三原縣檢察院邀請志愿者共同參與案件調查,通過實地勘查,向行政機關調取相關資料等方式查明案件事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某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有監督管理職責。7月6日上午,三原縣檢察院與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召開磋商會議,邀請提供案件線索的志愿者列席。會上,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表示因烈士陵園原屬民政部門管理,2019年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成立后,兩單位未徹底完成固定資產的清點交接工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請求檢察機關予以協調解決。7月6日下午,三原縣檢察院邀請縣民政部門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召開英烈紀念設施保護工作推進會,商定由民政部門一周內完成相關移交工作。

7月9日,民政部門將陵園固定資產及150余件烈士遺物全部移交后,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立即開展全面整改工作:一是在陵區顯著位置設立“革命烈士永向前”主題墻,建設愛國教育室、警務室、活動區、接待室等場所;二是對紀念碑和烈士墓碑碑體進行清潔修復;三是修整陵區道路、排水設施、房屋防水、綠化景觀等;四是安裝高清攝像頭13處,提升陵園防護措施;五是配備專門管護人員,明確工作責任,確保烈士紀念設施日常管理到位。

9月26日,三原縣檢察院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對整改情況進行跟進監督發現,園內干凈整潔、環境莊嚴肅穆。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當天,三原縣委、縣政府組織黨員干部在陵園內舉行三原縣烈士紀念日公祭儀式,緬懷先烈豐功偉績,傳承發揚革命精神,激勵全縣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典型意義】

烈士紀念設施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歷史見證。檢察機關依托“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發現烈士陵園保護問題,邀請志愿者參與公益訴訟辦案環節,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線索提報、磋商研討、整改評估等方面的作用,推動解決因政府機構改革,工作職責交接過渡不暢問題,以辦案實效回應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的社會關切,捍衛英雄烈士榮光。



[編輯:陳冰娟]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舉行“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活動...[詳細]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促進全院干警凝心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