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直接關乎人民群眾安居樂業。2023年,渭南公安機關以春季“兩大專項行動”和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為牽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動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創新社會治安治理模式,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不斷擦亮平安渭南“底色”,提升群眾安居樂業“成色”。
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
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基。
一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安定有序,行走在城市街頭,24小時警燈閃爍的警務站、風霜雨雪巡邏不停的民警,讓人民群眾擁有滿滿的安全感。
全力護航重大安保活動。聚焦“萬無一失”總要求,發揚“細致、精致、極致”作風,落實重大活動、重要節點安保維穩工作機制,落細重點區域圈層防控、社會面治安管控等措施,緊盯秩序維護、風險防控、突發事件處置等大型活動要素,圓滿完成了“中國-中亞峰會”等30余場次重大安保活動。渭南市公安局和韓城市公安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陜西省服務保障中國─中亞峰會先進集體”。
織密巡邏防范“天羅地網”。統籌公安內部和社會巡防力量,構筑起網格化、立體化、信息化“大巡防”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社會面動態管控和應急處置能力,預防和減少各類案事件發生,2023年,全市刑事立案、治安受案風別同比下降2.1%、1.04%。建立聯勤聯戰工作機制,在全市科學設置56個巡區、580個巡段和620個必巡點,采取多元化巡防模式,給群眾看得見的安全感。
切實加強校園安全監管。扎實開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會同教育、衛健等部門開展中小學幼兒園學前專項檢查和日常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累計排查整改校園內部安全隱患1332處,排查整改校園周邊治安亂點358處,選派法治輔導員1212人,開展校園法治教育972次,指導開展演練492次。大力推進校內“三防”建設,全市1978所中小學幼兒園“封閉化管理、護學崗設置、專職安保員配備、硬隔離設施建設、視頻監控建設”完成率逐年提高。
深化治安違法犯罪打擊整治
堅持嚴打不動搖,全市公安機關大力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健全完善機制,深入推進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全面提升社會治安管控能力水平。
嚴打嚴治槍爆違法犯罪。持續開展緝槍治爆、打擊網絡販槍、打擊涉槍違法犯罪、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和寄遞物流等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有效消除了一大批涉槍涉爆隱患,實現了重大槍爆案件明顯遏制、槍爆物品存量明顯減少、槍爆重點領域明顯規范、槍爆治理能力明顯提高、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的工作目標,有力保障群眾安寧。全省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在渭南舉行。
嚴打黃賭違法犯罪。緊盯“網上+網下”兩個戰場,跟蹤研判黃賭問題動向特點,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強力擠壓黃賭違法活動空間;針對網絡賭博和向農村地區蔓延的趨勢,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案件攻堅,共偵辦涉黃涉賭刑事案件101起、行政案件854起,有力凈化了社會治安環境。
部署開展“夏季行動”。全市公安機關重拳打擊突出違法犯罪,鐵腕整治社會治安亂象,攻堅化解各類安全隱患,全面凈化社會環境,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670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496人,推動實現7、8月份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8%、19.13%,治安案件查處同比下降6.12%、7.09%。組織開展13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統一行動,為群眾“守夜”、為平安“站崗”。
筑牢基層善治根基
公安工作的根基在基層,基層機關根基在群眾。
2023年,全市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派出所工作,加快構建新時代警務機制,不斷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深耕細作基層基礎。推動“一區一警兩輔”“一村一輔警”全覆蓋,強力推進以富平、華州為重點的所隊基礎建設,全面開展基層所隊軟硬件升級改造,完成縣級公安機關基本業務裝備配備,一線民警單警裝備配備率達到100%。富平縣公安局淡村派出所、蒲城縣公安局陳莊派出所被命名為“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省“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踐學活動在渭南舉辦。
改革探索基層警務運行機制。以“渭水筑基工程”為牽引,搭建治安防控平臺,積極推進警務網格融合,推進“兩隊一室”、“交所合一”等改革,數據賦能基層治理,有效提高“打防管控”效能和水平,其中,白水縣公安局“交所合一”改革被省委編辦列為2023年度全省改革試點項目。
持續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全市治安部門和派出所訪民情、解民憂、化矛盾、防風險、查問題、治亂點、把“問題清單”變為百姓“幸福賬單”,在實踐中推出“六個精準”“四聯調解”“五位一體”“5312”等首創經驗,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5400余起,實現個人極端暴力犯罪和重大群體性案事件“零發生”。
筑牢基層善治根基
唯有社會穩、人心安,經濟發展才更有保障,人民幸福生活才更有“成色”。渭南公安機關主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去群眾新期待,不斷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以基層社會治理精細之變,打通高效服務、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主動服務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各基層公安機關因地制宜,通過建立“項目警長制”,成立“警務警官”“護企專業隊”“義警隊伍”“冬棗矛盾糾紛排查中心”等,強化對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排查預警和內外部治安巡邏防控,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等戶籍窗口服務制度,推出“跨省通辦”業務全類型、全流程、全線上辦理,依托“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打造“掌上戶籍窗口”。2023年,全市共辦理“跨省通辦”業務5056筆。
創新重點行業場所管理。以提升改造“旅館業治安信息管理系統”和全面推廣“旅館業智能APP”“娛樂場所APP”“爆平安”APP為抓手,創新實施互聯網、無感知、全覆蓋監管,特別是在華州創新試點運行“互聯網+無證入住”,切實提升旅館業、民爆作業行業的治安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