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荔縣公安局按照“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深度聚焦特色產業發展、企業項目建設和外地客商實際等需求,創新推出“鏈條式”“進駐式”“管家式”“定制式”“貼心式”“場景式”“親情式”“八項公安服務”,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公安動能,全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冬棗產業“鏈條式”服務

聚焦冬棗產業生產、銷售、運輸全環節和一體化服務保障體系,構建冬棗產業鏈警務。盯源頭,保障“產”業安全。重點打擊冬棗產業相關的假樹苗、假農藥、假化肥、假棚膜等涉農資犯罪,讓棗農用上放心苗、放心藥、放心肥,有力保障冬棗生產安全。控過程,規范“銷”售市場。成立冬棗秩序管理中隊,聯合農業局、市場監管等部門,嚴打冬棗市場強買強賣等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冬棗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聯合市場監管、鎮綜治、司法所、冬棗協會,快速調處涉冬棗矛盾糾紛。抓末端,暢通“運”輸渠道。深入棗區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在冬棗銷售集散地和運輸沿線設立交通疏導站,指揮疏導交通,清理非交通占道,確保冬棗銷售道路暢通安全。
園區企業“進駐式”服務

圍繞園區企業治安安全、生產安全、政務服務三個關鍵點,延伸管控、預警、服務三大觸角,為園區企業提供進駐式公安服務。駐“點”,筑牢“管控”防線。建立“一企一警”工作機制,在企業內部設立中心警務室,實行掛牌保護、警務跟進。與企業保衛部門聯勤聯動成立百人“警企治安聯巡隊”,在企業關鍵部位安裝視頻并接入派出所監控平臺,實現園區防控網絡全覆蓋。連“線”,延伸“服務”觸角。對批量辦理戶籍、身份證、居住證、車駕管等業務的企業實行預約服務、上門服務、錯峰服務,為企業務工人員提供快捷便利的公安政務服務。盯“面”,提升“預警”效能。建立企業涉穩風險摸排分析研判機制,常態收集涉及企業勞資、噪音等矛盾糾紛,對接鎮政府、住建等部門建立聯動處置機制,形成情報收集互通、聯動穩控化解、快速反應處置閉環式處置鏈。
項目建設“管家式”服務

建立重大項目建設警政、警企、警民聯動保障體系,全程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警政”聯動,嚴打嚴處。與縣相關部門建立護航重大項目建設聯席工作會議,定期聯席、會商研判、協調聯動,暢通線索移送渠道,聯合打擊阻撓工程施工、干擾征地拆遷、尋釁滋事等擾亂項目建設等違法犯罪行為。“警企”聯動,共建共治。在全縣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建立治安聯勤工作站,建立綠色通道,快速接案、快速偵破,全力追贓挽損。對涉及重大項目建設警情,快速接警,高效應對,確保迅速依法穩妥處置。“警民”聯動,聯管聯控。治安大隊設立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定期開展安全檢查,發布風險預警提示,督促整改各類隱患。統籌義警、紅袖標、網格員等社會力量參與巡邏防控,實行日巡邏、周排查、月研判,確保重點項目周邊治安環境秩序良好。
小微企業“定制式”服務

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安全源頭防控、強化法治防范宣傳,量身定制,以公安服務的高效率換取企業發展高效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優化減免手續15項,建立“一次性告知、一條龍辦理、一站式服務”服務體系,實施預約辦、延時辦、錯時辦、現場辦等便企利企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突出安全源頭預防。推出所長“每月走訪”、民警“經常走訪”措施,對小微企業“三防”措施、消防安全、內部安全保衛等方面進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服務,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隱患。強化法治防范宣傳。積極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全方面宣講防火、防盜、防詐騙、防傳銷等方面的法律知識監督、指導企業做好自查、自糾、自防,清除隱疾,防微杜漸。
電商網紅“貼心式”服務

緊盯網紅直播帶貨、電商、寄遞物流等新興業態,主動下沉,為新領域排憂解難。宣防結合貼心護。依托社區警務室,與寄遞物流、網絡抖音、網絡直播等新業態新領域建立線上線下聯系對接機制,開展反詐宣傳、安全防范等工作,主動提供防范指導和法律咨詢等服務,持續提升服務質效。管幫結合貼心服。充分發揮社區民警和警務室“觸角延伸”作用,對寄遞物流、快遞落實定期檢查、重點整頓措施,抓好設施、器材配套及安全標志等配套建設,教育和引導其規范操作。防護結合貼心守。建立“一案一建議”、“一事一預警”制度,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蹤等方式,從電商運營各個環節入手,主動服務、及時摸排化解問題,建立防范“安全隔離帶”。
集貿夜市“跟進式”服務

及時跟進基礎安全保障、巡邏守護、安全疏導,全方位保駕護航集貿夜市經濟。監管跟進保障安全。派出所常態檢查指導轄區集貿夜市安全出口、照明、消防等設施,全面監管涉及行業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噪音擾民等工作,主動將集貿夜市生產經營、經濟效益、安全穩定、發展需求等情況納入日常工作范疇。警力跟進巡邏守護。完善重點時段集貿夜市巡邏用警機制,整合巡特警大隊、交警大隊、派出所值班備勤警力,定點、流動巡邏相結合,最大限度延伸工作觸角,提高群眾見警率和安全感。服務跟進安全疏導。積極盤活現有停車資源,增設周邊停車引導標志15個,服務群眾方便出行。同時,對集貿夜市兩三輪車運輸民生物資、臨時停車等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以現場警告、教育為主,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特色農產“場景式”服務

創新警務模式,實行“田間警務”“季節警務”“協作警務”“道路警務”,全力保障大荔特色農產健康、穩定發展。“田間警務”。充分利用一村一警,深入田間地頭和農資銷售門市,宣傳和走訪調查結合,將農村警務延伸到田間地頭和生產車間,開展調處糾紛、宣講法治,護航耕種,上門為群眾辦理有關證照。“季節警務”。根據農產品季節性特點,建立村鎮警民聯防巡邏隊,實行集巡邏、處警、走訪、宣傳、服務為一體的勤務方式。農忙時節,民警深入群眾了解影響穩定的苗頭隱患,做到發現在早、化解在小。“協作警務”。積極與農業、市場監管等部門會商溝通,健全完善工作銜接和執法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守護農資領域質量安全。“道路警務”。全面開展鄉村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深入開展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持續開展美麗鄉村行巡回宣講活動,提高農村的交通安全水平。
外地客商“親情式”服務

推行“親情式”服務,主動幫、就地防、上門訪,用心、用情、用力為外地客商解決困難,著力打造安心、順心、暖心的營商環境。主動幫。各派出所成立代辦幫辦“親情服務團”,為外地客商主動登記流動人口信息、住宿信息、辦理身份證、居住證、刻制印章等,為外地客商提供無障礙代辦幫辦服務。就地防。各派出所成立流動警務室,靠前服務,強化法治宣傳、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高頻次巡邏,最大限度提高見警率,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守護營商大環境。上門訪。每月民警主動上門對包聯客商開展定期“家訪”,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采集合理化建議和意見等形式,經常性開展上門回訪調研,進一步提升親情服務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