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白水縣按照“黨建引領、空間共享、服務多元”的思路,以提高社區公共服務水平、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著力打造 “易進入、可互動、能共享”的城市社區“會客廳”,激活了社區治理的動力源,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實現了服務居民“零距離”。
一、創新理念答好社區“惠民卷”
找準民生需求,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創新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活動,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統籌社區資源,延伸社區治理“最后一米”,在充分調研、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社區現有規劃布局和居民需求等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社區治理創建亮點工作方案,將社區便民大廳由傳統的“柜臺式”服務改造提升為“開放式”服務的社區“會客廳”,幫助化解社區治理難題,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營造出團結互助、和諧融洽、健康文明的社區氛圍。
工農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楊民全同志在述職承諾會上表示:“社區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要做好社區工作,就要鼓勵人民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創建‘聚心源會客廳’,共建和諧大家庭,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2022年“聚心源會客廳”創建以來,先后解決居民需求870余件,協商解決社區訴求糾紛等28件,受到了居民群眾的好評。
二、多元模式答好居民“服務卷”
聚力提升社區服務,及時梳理服務群眾事項清單,突出各城市社區優勢資源,全面打造“1+3+N”社區服務模式(“1”即黨建活動廳,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建設宣傳黨的政策、聯系和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3”即議事協商室、矛盾調解室、社會工作室,搭建回應居民需求的重要平臺;“N”即結合社區優勢資源,創建集鄰里交流、文化展示、圖書閱覽、人才培訓、托育照料等功能為一體社區家園),筑牢了為民服務的“根基”。
雷牙社區屬于移民搬遷社區,為了實現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社區以加強自治為根本、服務群眾為宗旨、促進和諧建設為目標,細化服務內容,合理設置托育、照料、康復、閱覽、培訓、議事、調解等功能一體的“和美會客廳”,滿足搬遷群眾便民化、多元化、綜合化和創新化需求,打造出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務優良、文明祥和的居民生活新家園。目前,工農社區“聚心源會客廳”、雷牙社區“和美會客廳”、東關社區“初心會客廳”、堯禾社區“溫暖會客廳”、道北社區“共享會客廳”、泰山廟社區“滿溢會客廳”、朝陽社區“朝陽會客廳”等已初見成效,實現了“一社區一客廳、一社區一主題、一社區一特色”社區服務模式,計劃到2024年底實現全覆蓋。
三、融合共建答好居民“幸福卷”
堅持“黨建引領、融合共建”,以創建和諧社區為切入口,推動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上同步優化、同步提升,實現了社區室內、室外升級改造“完美整合”,社區陣地從“閑置房”到“會客廳”,社區治理從“獨角戲”到“齊參與”的革新變化。
彭衙社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資源匯聚,在轄區內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物業公司、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居民代表家中和公共服務等場所,創設社區“流動會客廳”,采取“兩聯兩座”(兩聯即: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幫建,聯系小區物業、業委會盡責服務;兩座即:座談群眾傾聽心聲、座談離退休干部和小區能人收集金點子)工作法,同商共議居民事務,合力化解利益難題。一年來,“流動會客廳”先后召開議事會、評議會、總結會20余次,以健全的制度高效解決了順風小區管道和路面塌陷維修、墻面翻新加固,家屬院路燈和健身器材安裝、停車位和監控增設等社區發展難題和居民煩心事,業主們拍手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