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省正聚焦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三秦大地涌動著令人振奮的蓬勃活力。
渭南法院立足全市工作大局,圍繞“三個年”活動安排部署和全省法院“1281”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出臺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實施方案,并結合渭南法院工作實際,創新開展審執短板弱項提升、管理服務保障提升、干警作風能力提升“三項提升活動”,將“三項提升活動”全方位、全過程貫穿于“三個年”活動當中,并作為全年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的有效舉措和有力抓手,細化落實,實現提質效、優保障、強隊伍的全覆蓋,確保全市法院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補齊審執短板弱項、提升管理服務保障水平、加強干警作風能力建設,創新開展“三項提升活動”是渭南法院立足審判職能,發揮服務保障水平,銳意改革創新,強化便民利民舉措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載體;也是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項目建設主動融入市域治理、實現審執質效整體進步進位、著力破解制約全市法院工作瓶頸的有效途徑;更是在實踐實戰中提升司法能力,通過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全面提升全市法院法官干警的綜合素質和整體履職能力水平,不斷推動全市法院整體工作追趕超越走在前,提檔升級創一流的生動實踐。
補齊審執短板弱項 提升審判工作質效
“補齊審執短板弱項就是解決制約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瓶頸。‘木桶效應’告訴我們短板決定了整體水平,制約了高質量發展步伐,必須切實加以解決……”2月27日上午,在全市法院院長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上,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賀世輝強調。
審判質效是法院工作的“晴雨表”,短板弱項是司法為民的“腸梗阻”。為進一步補齊審執短板弱項,提升審判質效,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結合審判執行質效實際,采取針對性措施,推行質效末位書面函詢制度。即原則上書面函詢月通報中質效指標退步明顯的基層法院,并向“一把手”發送督辦函。被函詢法院要就案件質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加大力度整改提升。連續收到書面函詢兩次的法院院長,要當面向市中院包抓院領導報告案件質效情況,提出整改意見。案件質效指標長期排名靠后,并收到三次書面函詢的法院,該院院長要向市中院黨組報告案件質效情況,提出整改意見,下大力氣解決制約審判執行質效提升的瓶頸問題。同時充分發揮審管部門、執行指揮中心宏觀指揮調度功能,加強通報提醒,督促抓好案件清結工作,對“四類案件”監督監管,及時發現糾正不當行使審判權行為。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定時間、定進度,一個一個解決,一項一項改進,推動全市法院整體工作提水平上臺階創一流。
持續深化“雙向評查、異議反饋”機制,下大力氣整治全市兩級法院案件發改率比例高的“頑瘴痼疾”。據了解,“雙向評查、異議反饋”機制是由原承辦法官、合議庭對發改案件進行自查,如認為上級法院發改正確的,合議庭自行總結提升和改進;對上級法院發改有異議的案件經本院專業法官會議討論,報本院審委會研究認定,以書面形式將案件發改異議向上級法院反饋,經上級法院專業法官會議討論、審委會研究認定,并向下級法院反饋評查意見,進行指導培訓。發改案件評查認定分為合格、瑕疵、重大瑕疵和差錯案件四個標準。瑕疵、重大瑕疵案件由承辦法官、合議庭成員進行糾錯整改;差錯案件由審委會決定啟動錯案追究程序。案件評查結果納入對業務部門的質效考核和法官的績效考評內容,計入法官業績檔案。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線,也是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期待和需求,通過雙向互評、上下同查,分清責任、嚴格獎懲等措施,使得案件質量大幅提升,案件發改率這一短板指標也得到大幅優化。對降低案件發改率、統一裁判標準、提升案件質量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和效果。”賀世輝說。
深化優質服務功能 提升管理保障水平
民營經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4年前,售出的6000多公斤花椒貨款終于收齊了,椒農們的勞動報酬總算有著落了!”富平縣椒香合作社負責人高興地對辦案法官說。
原來,2018年富平縣椒香合作社通過中鐵物流向某公司先后兩次交付花椒6000多公斤,兩筆貨款卻未按時收到。由于當時買賣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已經履行了交貨義務,但因在支付貨款賬戶上雙方未作明確約定,買受人又將大部分貨款僅向買賣合同的介紹人支付,存在履行義務不當情況,致使椒農拿不到應得的貨款。且長期拖欠大量貨款也給原告椒香合作社造成了經濟損失,嚴重侵害了合作社農民的合法權益。
在案件審理中,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保障民營經濟和農民合法權益,承辦法官迅速向公安機關和中鐵物流了解案情,客觀公正分析買賣雙方與第三人的法律關系、責任義務,其間多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在調解無效情況下及時判決,保護了椒農的合法權益。結案后,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主審法官還及時對椒香合作社進行判后回訪,對其在經濟交往中如何保護和實現自己的權益提供意見建議。
審判臺上無數次錙銖必較的堅守,判決書上一行行字斟句酌的嚴謹,情理法中每一份不偏不倚的定奪,法徽下法官干警履職盡責的日夜奔忙都印證著渭南法院司法為民的如磐初心。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每一次的案結事了都承載著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和辦案法官服務的信賴和肯定。
為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糾紛解決方案和訴訟服務,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鞏固深化“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優化訴訟服務中心“一站式”功能,推動訴訟服務十大平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運行,完善“廳網線巡”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同時,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加快智慧法院建設,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辦案,加強信息化成果應用,對電子送達、案件保全、掃描裝訂、執行智能查控等審判執行輔助事務外包或集約化辦理,拓展電子卷宗在閱卷、開庭、合議、結案歸檔等環節的全面應用,讓熟練掌握、熟練運用成為法官辦案新常態,助力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目前“廳網線巡”四位一體工作格局有效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涉訴群眾少跑路”目的,拓展了網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
一樁樁實事、一條條措施,從小事著手,從細節著眼,看得見、摸得著,讓人民群眾感受深切。一直以來,渭南法院持續鞏固深化“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不斷提升服務態度和工作效率,切實改進司法作風,樹牢文明、便民、高效的服務形象。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和宗旨,提高審判質效,讓人民群眾在訴訟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了優質文明和貼心溫暖,感受到了法治的光輝和力量。
加強干警作風建設 提升專業素養能力
《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自查自糾報告》(第2期),7個庭審中有部分同志因著裝不規范被通報,其中兩名同志連續兩次著裝不規范被約談。作風建設要抓小抓早抓規范,通過一次次刀刃向內的檢查監督、整改落實“鍛造過硬法院鐵軍”,我們看到渭南法院強化干警作風的勇毅魄力。
在工作作風上,聚焦司法行為是否規范高效、訴訟服務是否文明周到、司法作風是否廉潔嚴實等方面,找準問題癥結,拿出整改措施,建立整改臺賬,下大力氣抓規范優作風提效能,推動實現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司法作風由習慣型向規范型轉變,履職盡責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在執法辦案中,不能只滿足于符合法律規定、不超審限基本要求,在案件質量上要兼顧“法理情”,綜合評判,依法妥善辦理案件,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在辦案效率上,積極應對案件上升態勢,程序上加快辦案進度,提升辦案效率,圍繞公平公正,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訴訟司法需求。
在專業素養能力提升方面,更加注重法治思維,自覺崇尚法治、信仰法治、捍衛法治,主動運用法治思維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牢固樹立新時代刑事司法理念,準確把握刑事審判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功能定位,精準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依法正確行使審判權,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作出公正裁判,確保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理念,深入貫徹實施民法典,高度重視人民群眾樸素的公平正義觀,克服“機械辦案”“就案辦案”現象,切實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辦好“小案件”,講好“大道理”,主動把法治宣傳融入司法審判執行各環節全過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法律信仰、法治觀念,引領社會風氣向上向善。牢固樹立正確行政審判理念,把握好“堅守法治原則、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有效平衡各方利益”三個要素,積極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加強府院聯動,用好司法建議,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助力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深化執行工作規范化建設,強化執行權制約監督,加快推進執行難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更快更優兌現勝訴當事人權益。
“院黨組將示范引領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管院,并綜合運用司法巡查、審務督察等方式,建立健全司法廉潔防控機制,加強司法權力運行監督,堅決查處違紀違法行為,做到公正司法、廉潔司法,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良好氛圍,打造‘清廉法院’陜西樣板。”賀世輝態度堅決。
2023年是推動全市法院工作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下一步,渭南法院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審執工作提水平上臺階,整體工作走在前創一流”目標,抓學習強能力,明目標爭進位,建機制強管理,嚴督辦求實效,以開展好“三個年”活動為契機,奮力推動全市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