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為切入口,堅持“五治”融合,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目標,探索創新綜治中心“五統籌、三調度、一研判、兩督導”工作機制,強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由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型,為臨渭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統籌”聚合力。一是統籌社會治安聯防。制定“警力街面緊抓、重點區域緊盯、居民小區緊護”群防巡防工作體系,不斷強化公安專業化巡防和“紅袖章”平安志愿者群防,有效提升治安聯防整體水平。二是統籌矛盾問題聯調。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機制,打造村級法律服務工作室示范點21個,形成以基層人民調解為基礎的“七調合一”大調解工作格局,建立人民調解與司法確認無縫對接機制,保障調解協議法律效力,全年辦結法律援助案件625件,調解矛盾糾紛858件,群眾來信來訪同比下降10.1%。三是統籌突出問題聯治。堅持問題導向,重抓智慧安防建設,協調物業公司與移動渭南臨渭分公司合作,組織在全區20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智慧安防系統,組織區安委會扎實開展“一周一檢查一預防”活動,對加油站、燃氣站等重點部位進行問題隱患排查督導,排查整治安全隱患63個、解決問題154個,有效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四是統籌重點領域聯管。建立防范化解風險聯管機制,健全數據信息庫,實行“三色管控、三函督辦”,著力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五是統籌平安建設聯創。探索建立臨渭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應用平臺,組織開展平安建設“全民大宣傳、入戶大走訪、治安大巡防、矛盾大化解、問題大整治、成效大宣講”等活動,持續推進法律“九進”“三官一律”進社區等活動,平安建設滿意度始終保持全市第一方陣。
“三調度”強推進。一是綜治中心調度。健全全區基層治理云平臺數據,在區綜治中心隨時查看街鎮、村(社區)工作狀況,及時核實核查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狀況,為科學決策、研判形勢提供準確數據支撐。二是網格化平臺調度。創新建立臨渭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街鎮、村(社區)網格員上線4512名,入網居民13996人,接入居民微信群2288個、服務群眾86071戶,發布便民服務信息18萬余條,收集信息表格9萬余條,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382件。三是視頻監控調度。與中國移動渭南臨渭分公司合作,在主要主次干道、相對重點區域、農村弱勢群體區域安裝1.1萬個“平安鄉村小探頭”,建成智慧安防小區20個,以精細化服務管理激活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
“一研判”促化解。組織街鎮、村(社區)綜治中心科學劃分問題類別、協調范疇、應急處置等級,及時研判形勢,需要多部門處置的,及時啟動協調機制妥善處理;對超出街鎮職能或街鎮、部門不能解決的問題,區綜治中心及時啟動研判機制,協調多方予以解決;對突發性重大問題,提請區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啟動聯合會商機制予以解決,2022年先后妥善處置突出問題34件。
“兩督導”顯成效。堅持把平安建設、政法重點工作督導和基層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督導有機結合,采取季度抽查、半年檢查評查等方式,對年初安排部署的重點工作進行督導,查進度、督弱項,總結經驗、積極推廣,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2020、2021年連續榮獲“全省平安先進區”、并首次榮獲全省“平安銅鼎”等榮譽稱號,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設“九率一度”測評,我區十項指標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平安建設滿意度達到99.27%,再創歷史新高,排名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