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省司法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政國一行蒞臨渭南調研司法行政工作,實地了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行政復議場所規范化建設和智慧矯正中心建設工作并召開座談會。會議強調,要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用力,堅決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司法行政工作上;要圍繞市縣法治建設持續用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要圍繞強化法治保障持續用力,不斷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要圍繞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持續用力,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安樂祥和的春節。
1月6日,市司法局召開黨組會議,專題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明確2023年工作思路。
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
強力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地見效
一是完善機制。健全完善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學習機制,推廣潼關縣黨委、政府法治學習計劃清單,壓實黨委(組)理論中心組學法制度,通過學思踐悟,努力提升“關鍵少數”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行動自覺,提升運用法治思維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應對風險的能力,確保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二是以考促學。用實用活任前考法、年度述法、實踐用法等制度,把國家公職人員學法用法考試納入年度法治建設考核指標,組織好各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實現應考盡考。
三是以點督效。持續深化述法點評“125”工作法。堅持全覆蓋(市縣鎮三級全覆蓋)、盯短板(工作末位縣市和單位整改落實情況)、定檔次(考核評價、代表委員評價、社會評價),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以法治政府示范創建為引領
著力強化市縣法治建設
一是抓重點。凝聚全市之力,堅定“創則必優、創則必成”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補齊短板弱項,著力加快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步伐,扎實開展“城區同創”,切實做好示范創建工作。緊盯城市管理領域改革需求,加快構建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的城市法治體系,確保海綿城市管理辦法、戶外廣告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順利出臺,形成渭南特色市域治理經驗。全面落實政府重大決策程序制度,加大合法性審查力度,深化行政執法隊伍動態管理機制,推廣華陰市柔性執法方式,充分發揮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職能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決策、依法行政。
二是強基礎。夯實法治建設根基,推動依法治縣(市、區)委員會把機構建好、人員配強,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能作用;持續推動強基工程試點,深化鎮、街法治政府建設探索,打造法治建設的“渭南樣板”。做好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后半段”文章,努力實現市縣兩級辦案場所規范化建設全面達標。
三是補短板。加大行政復議監督力度,倒逼行政執法水平提升;持續推動行政復議應訴能力建設,緊盯行政訴訟“一高一低”問題,深化“府院聯動”,完善監督通報機制,充分運用提醒、督察、考核等方式,提升行政復議應訴工作質效。
四是求創新。持續推動法治督察機制建設,推廣華陰司法行政機關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協作配合機制,深化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協同配合,強化督察結果運用,形成法治建設合力。繼續開展法治事件、法治建設創新項目和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以評選求創新、增亮點,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以強化法治保障為抓手
全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狠抓隊伍建設。緊緊圍繞“著力建設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目標,培養“司法助理員、執法監督員、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四支隊伍,研究制定培訓計劃和管理辦法,通過政治輪訓、實務培訓、實踐鍛煉等形式,鍛造基層法治建設鐵軍。
二是狠抓法治社會建設。扎實開展“八五”普法中期驗收,細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探索建立學法、普法、執法一體推進機制,進一步夯實普法責任。深化“民主法治示范鄉村”創建,加快“法律明白人”培養進度,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地域特色,運用老腔、皮影、快板、動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提升“兩微一端”“學習強國”“抖音” 等普法新陣地吸粉度,打造普法宣傳品牌,營造濃厚的法治宣傳氛圍。
三是狠抓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律師、公證、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服務保障,努力實現全覆蓋、全周期、全時空、全領域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圍繞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民主法制領域深化改革等,強化行政立法、普法宣傳、行政復議、行政執法、仲裁、公證等項工作,積極培育、指導白水、華陰等“一站式”法治服務保平臺建設,實現法治建設與深化改革、經濟發展伴生成長、雙向賦能的良好發展生態。
以維護安全穩定為底線
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一是持續防范化解風險。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定期分析研判風險隱患點。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人員的教育管控。持續開展律師公證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恪守誠信、服務優良的法律工作者隊伍。
二是加強特殊人群監管。以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智慧矯正中心創建為驅動,嚴格社區矯正“三化管理”(信息化監控、科學化教育、人性化幫扶)和安置幫教“五項措施”,嚴防重新違法犯罪。
三是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臨渭區醫患調委會、華州區鄉賢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品牌,重點加大對婚姻家庭、物業服務管理、醫療糾紛的化解力度,拓展在物流、金融、旅游等領域的調解工作,不斷提升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覆蓋面。充分發揮司法所法治建設堅強前哨作用,系統發力,加快實現新時代“六好司法所”全覆蓋的目標任務,以司法所高效優質的服務努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