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6月13日,《人民法院報》第二版理論版刊登了渭南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賀世輝撰寫的理論文章--《念好“選、育、用、留”四字訣 加強法院人才培養》。文章從念好“選”字訣,把好人才“入口關”、念好“育”字訣,涵養人才“蓄水池”、念好“用”字訣,握緊人才“方向盤”、念好“留”字訣,構筑人才“棲息地”等四個方面論述如何建設結構更加優化、分布更加均衡、交流更加暢通的法院人才隊伍,為提高審判質效、確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堅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F全文轉載如下: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實現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在人才選拔、培養、使用等環節出實招見實效,念好“選、育、用、留”四字訣,建設結構更加優化、分布更加均衡、交流更加暢通的法院人才隊伍,為提高審判質效、確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堅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念好“選”字訣,把好人才“入口關”。法院工作是政治性高、專業性強,對人才有更迫切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選好所需各類人才,是法院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承擔重任。全面考察德、能、勤、績、廉,尤其是要嚴把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堅決杜絕“帶病上崗”。把政治品德過硬作為第一標準,對政治上有硬傷的一律“一票否決”。突出專業性要求,將具有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精神的人才選出來、引進來。要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打破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在公開考試、公開遴選等選拔錄用方式基礎上,積極探索輔助人員聘任制等靈活招錄方式,進一步拓寬人才來源。開闊選才視野,突破地域、行業、身份等限制,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律師事務所等各個領域各條戰線選拔優秀人才。沖破陳舊思想觀念束縛,堅決整治用人風氣,純潔干部隊伍,真正把好干部選出來。要堅持事業至上、以需為本。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法院實際工作需要出發,客觀公正合理選拔人才,真正做到事業發展需要什么樣的人就選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最合適就選什么樣的人。除法學類人才,還要選拔新聞宣傳、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其他專業類人才。適當放寬邊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選人用人條件,及時補充短缺人才。
念好“育”字訣,涵養人才“蓄水池”。堅持實施精準化、多樣化、體系化培育,努力打造一批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法院人才隊伍。要堅持精準化培育。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崗位特點、工作需要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精準化培養,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管”。為不同類別人員成長規劃路徑,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更好激活專業優勢。對崗位特殊、需求量少、專業技術強的特殊人才,探索“訂單”模式培養,縮短培養周期,降低培養成本。要堅持多樣化培育。通過業務培訓、掛職鍛煉、跟班學習、輪崗交流等方式,為各類人才提供多種培訓鍛煉機會。充分利用信息媒體、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培訓、遠程教育,擴大優質培訓資源覆蓋面、普惠性。積極同法學院校開展合作,建立資源共享、雙向交流、實踐教學合作等機制,促進高層次、專業性人才培養。要堅持體系化培育。通過政治歷練、業務訓練、實踐磨練,不斷增強綜合能力、提升素質本領。健全“以全國審判業務專家為龍頭、以省級審判業務專家為主體、以高學歷優秀中青年法官為后備梯隊”的高層次、階梯式人才隊伍格局,確保各項工作所需人才遞進成長、薪火相傳,避免出現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現象。深化司法責任制配套改革,健全人員內部交流機制,暢通交流渠道,促進合理流動,優化人才結構。
念好“用”字訣,握緊人才“方向盤”。用人的關鍵就是把人與事緊密聯系在一起,什么樣的事就交給什么樣的人去辦,什么樣的人就去做什么樣的事。只有用準用實用好,才能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要知事識人。知人善任,了解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前提。知曉單位、部門的真實情況,把不同崗位的專業性質、職責定位、崗位風險及履職應具備的條件掌握好,知道事業所需、崗位所需、任務所需。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深入了解干部的能力素質情況,公正客觀地評價其長處與不足,知曉其不適合干什么、最適合干什么。要依事擇人。人才要為事業發展服務。事業需要什么樣的人就選什么樣的人,崗位缺什么樣的人就配什么樣的人。著眼于崗位、工作需要,從專業、能力上進行匹配,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使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嚴格落實人員分類管理,遵循司法規律,建立權責明晰、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的管理制度,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以事成人。堅持通過工作中的具體表現來考察干部,做到實事求是、不存私心、不徇私情,防止主觀化、片面化、簡單化考核評價干部。搭建干事平臺,對那些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干部,適當“壓擔子”,主動“搭梯子”,有計劃安排到執法辦案一線、助力鄉村振興等崗位上磨練,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處理復雜問題中經風雨、練本領。
念好“留”字訣,構筑人才“棲息地”。健全工作機制,優化措施舉措,讓干部有“干頭”、有“奔頭”、有“盼頭”,真正用制度、用事業、用感情將人才留下來。用制度留人。樹立正確導向,健全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工作業績為關鍵依據的提拔任用、職級晉升、績效考核制度,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嚴格執行基層最低服務年限規定和人員調動審批辦理程序,從嚴控制向下級單位借調人員的數量和期限,及時清理違規借調、抽調。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將政策落實到位,有效釋放改革紅利。用事業留人。以黨建為引領,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家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為人民司法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心決心。敢于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強化“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讓真正有能力的人“挑大梁”“唱主角”“出頭彩”。合理運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踏實做事的人撐腰鼓勁,毫不猶豫為誣告錯告的人澄清正名。用感情留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重視、尊重、愛惜人才,增強人才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領導干部當好貼心人、主心骨,加強對干警的關心關愛,關注干警的成長發展,穩定人心、凝聚人心。堅持以人為本,做深做細服務保障,努力幫助基層干部解決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時代呼喚人才,人才推進事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牢牢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積極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完善選育管用機制,著力培養造就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司法改革發展需要的各方面各層次人才,奮力實現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